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讨论通过,现陆续在省政府网站和大众网上刊登。
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轻工业协会
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
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
2014年10月
为加快推进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我省在造纸领域的传统竞争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我省造纸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及效益
2013年全省纸及纸板产量1780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机制纸占55%,机制纸板占4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4.42%,利税同比增长5.66%,总资产1450亿元,纸张出口量110万吨,出口交货值60亿元,产量、效益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一。
我省造纸以文化纸及大宗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装备水平、生产效率、规模效益国内领先,某些纸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优势。如,新闻纸、文化用纸、铜版纸、涂布白纸板等大宗产品的规模效益在国内外均具有优势。特别是新闻纸,主要以废纸为原料利用现代化装备生产,成本优势尤其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后,我省高档纸种的规模效益优势有所下降,但考虑到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加之造纸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我省造纸行业的整体优势仍将保持较长时间。
(二)浆、纸结构及装备水平
通过采取原料结构调整、装备现代化、污染治理、产品质量档次提升等一系列措施,全省木浆、废纸、非木浆比重已由1995年的10%、20%、70%,调整为2013年的50%、40%、10%。其中草浆产量已下降到50万吨,自制木浆产量提升到405万吨,是国内自制木浆第一大省。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生产中高档纸及纸板的产品比重占到75%,新闻纸、铜版纸、涂布白纸板、书写印刷纸和木浆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茅。“十五”以来,全省引进了数百台套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线,纸机最大幅宽达11米,最高车速2000米/分。我省造纸产品质量档次及装备现代化水平国内领先。
我省主要纸浆、纸与纸板产品的结构变化及产量变化如表1。
(三)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
我省从2003年及2007年起执行严于全国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浆纸能耗限额指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节能减排投入与技术升级,重点龙头企业排污负荷与能耗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3年,我省造纸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4万吨,比2005年降低约80%,仅占全国造纸排放总量的5%左右;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和平均取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0%和34%。我省吨浆综合能耗先进指标在200千克以下,而全国造纸吨浆综合能耗为450千克,吨纸和纸板综合能耗为680千克。
目前,我省大型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污染治理等情况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我省一般水平的企业,特别是中等规模的企业,因装备和管理水平所限,仍有一定差距。
(四)生产集中度和大型企业集团
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作用明显,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2013年我省年造纸企业平均规模为8.7万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倍。年产量10万吨以上企业28家,100万吨以上企业有晨鸣、华泰、太阳、博汇、世纪阳光、亚太森博6家(全国16家),合计产量占到了全省总产量的91%,其中晨鸣、华泰、太阳已进入世界造纸前50强。见表2。
(五)管理基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造纸行业始终重视管理变革,不断吸收新的管理思想,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机制建立、制度与文化建设、超常规改革改造、精益生产及“两化融合”,实施ERP信息资源管理,引领了全国造纸结构调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绿色生态发展,实现了从原始积累、资本运作到现代化、国际化超常规发展的跨越。
(六)相关产业
造纸工业的稳定发展,对相关产业如农业、林产加工、环保、印刷、包装、化工、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如,2013年我省制浆造纸机械行业产值达32亿元,占全国的20%,成为第一造纸机械大省。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造纸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产业服务体系
我省以造纸为中心,形成了行业服务、科研设计、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新闻媒体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社团组织,有造纸行业协会、学会;科研设计,有省造纸研究设计院、轻工设计院、企业技术中心等;人才培养,有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等,均设有造纸专业;新闻媒体,有中国造纸协会会刊——《中华纸业》等。
二、造纸产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及我国造纸产业的市场现状
过去10年,全球纸与纸板的产量年均增长2.67%, 2012年全球纸与纸板产量约为4亿吨。我国过去10年纸与纸板产量年均增长10.1%,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2012年纸与纸板产量为1.025亿吨,占全球纸与纸板总产量的25.6%,是全球造纸产销第一大国。
从人均年消费纸张来看,2012年世界平均水平为57.2公斤/年·人,发达国家是180-220公斤/年·人,近十年相对稳定;我国人均消费74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纸与纸板的需求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未来我国纸业市场潜力较大。
(二)我国造纸产业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分析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十二五”后造纸产业增速放缓,2011年纸与纸板的产量同比增长了7.12%,2012年为3.22%,2013年为-1.37%,今年前三季度为3.6%,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但中国纸业仍在低谷中徘徊。
2013年全年出现负增长,这是建国6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是一个重要的拐点信号。从产品品种看,除特种纸与纸板、生活用纸外,其余大多数产品的生产量都出现了负增长。从企业类型看,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大型企业生产量、经济效益增长居多,中小型企业生产量降低是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进一步说明造纸是规模效益型产业。
虽然全国造纸产量在降低,但经济效益却在提高。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造纸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575亿元,增长5.91%;工业增加值增速5.40%;产成品存货298亿元,减少4.33%;利税总额617亿元,增长8.97%,其中利润总额374亿元,增长6.95%;资产总计9015亿元,增长8.02%;资产负债率58.20%,下降0.62个百分点。我国造纸工业正在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由之前的高速发展过渡到中速发展,再到中低速发展,这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不旺,出口减少;也有行业自身的问题,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偏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研发速度缓慢等。两者叠加、集中爆发。从当前看,造纸行业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问题。但从长远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仍将是纸张消费的大市场,人均年消费纸张将以3%-4%的速度增长。造纸产业的发展需要冷静面对现状,转变发展方式,把精力放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来,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三、我省造纸产业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优质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
造纸原料成本占造纸总成本的50%-60%。我省是使用优质原料生产高档纸种的大省,但本地优质廉价原料缺乏。2013年自制原生木浆及草浆产量 455万吨,仅占总用浆量的33%,需外购商品木浆500多万吨,进口废纸量近250万吨,受外部及国际市场制约较大,直接影响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由于受造纸人工林原料基地建设迟缓、供材有限、非木材清洁制浆新技术开发滞后、国内废纸回收率偏低等因素制约,造纸纤维自给率难以提高。
(二)同质化竞争
我省造纸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重复建设和引进,产生了严重的同质竞争现象,主要体现在铜版纸、白板纸等品种上。2010年我省铜版纸产能为160万吨、白板纸产能为290万吨,2013年产能分别达到250万吨和370万吨,3年时间产能分别增加了90万吨和80万吨。
(三)下游产业链不完整
我省造纸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受下游产业的影响与制约较大。下游包装印刷产业小而散,集中度低,个性化需求强,消化纸张能力较弱,造纸产业自身向下游延伸比较困难。
(四)纤维原料没有充分综合利用
传统的造纸工艺只利用了原料中的纤维素,而半纤维素与木素进入废液,原料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随着资源成本的提高,必须充分提取造纸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等各种成分,多元化生产浆、纸、高分子材料、化学品和生物质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纤维原料利用率。
(五)研发投入及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大多数造纸企业对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投入、关键技术攻关缺乏重视,过渡依赖进口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成果的转化率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足,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上缺少重大成果。
四、发展目标
到2017年及2020年,我省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力争达到以下阶段性目标:
(一)主要产品产量与经济指标
2017年全省造纸产量达到1950万吨,比2013年增长9.6%,2020年达到2100万吨/年,增长18%,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400亿元和1530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18.6%和29.7%,产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020年的目标产量为2100万吨,减去淘汰的300万吨产量,需要新增620万吨。
(二)原料结构
2017年全省原生纸浆产量达到550万吨/年,比2013年增长30%左右,2020年达到650万吨。重点增加高得率浆、废纸和非木材清洁生产制浆比重。
(三)企业规模
造纸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骨干优势企业规模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全省年产量500万吨左右的造纸企业达到2家,100-500万吨的企业达到5家。
(四)节能减排
省内重点企业达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要求。通过逐步建立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碳排放管理项目市场化运作,改进工艺与设备,提高“三废”管理水平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率,到2020年全行业单位浆、纸产品平均综合能耗和取水量年均分别降低1%和1.5%,污染物COD排放总量降低5%,节能减排降耗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五)科技创新及产品提升
通过鼓励对造纸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和项目的产业化建设,提升造纸产业技术水平,包括提升造纸工艺、设备及生产管理水平等。同时引导企业主要产品向食品卡纸、轻型纸、特种纸、高档生活用纸、高档包装用纸及纸板以及非木材浆纸产品方向发展。利用多元化技术生产环保型、高附加值、功能性优质产品,提升副产品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打好基础。
(六)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产业发展政策规定,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浆、造纸生产线,到2020年淘汰落后产能300万吨左右。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途径
(一)调整原料结构
发展资源充足的优质廉价原料,降低产品成本,稳定质量,减少纤维原料供应的风险。
1、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建设原料基地。
优质廉价原料是影响造纸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森林覆盖率低,资源匮乏,原料成为制约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瓶颈。我省造纸优势企业已有在国内外整合木浆资源的先例,应加快在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整合步伐,鼓励管理较好、人才力量雄厚的晨鸣、华泰、太阳、亚太森博等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参股方式走出去整合木浆原料资源,建设和控制原料基地,进一步提高木浆自给率。
2、发展地产秸秆原料资源。
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有约7000万吨的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好秸秆资源,既能弥补木浆资源的不足,又能实现循环经济。主要方向是,通过采用突破性的清洁制浆造纸工艺技术,变废为宝,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可循环造纸产品及农用黄腐酸肥料。应大力推广泉林纸业自主创立的秸秆及其制浆废液资源化利用的高效循环产业链模式,并吸收在国际上已趋成熟的有机酸溶剂法技术,发展非木材清洁制浆,同时进一步开发生物衍生品。到2020年使非木材纤维制浆规模达到300万吨,年消化1000万吨秸秆。
3、加强再生纤维回收利用。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废纸回收率已达到60%-80%,可供应废纸量接近临界极限,国际上废纸可交易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已出口到我国。而我国废纸回收利用水平远远落后发达国家,废纸回收率只有43%,回收利用潜力与工作量巨大,加强国内废纸回收利用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废纸回收主要是政府重视,不以盈利为目的,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我省应大力倡导废纸回收,提高全社会废纸回收意识和积极性,加快建立完善废纸回收分类、收购、打包、销售体系,培育大型废纸经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废纸回收体系。
(二)优化产品品种
顺应社会转型与纸张需求变化,实施战略转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引导造纸产品向低定量、低消耗、增加单位产品使用面积、低白度的消费新理念转变,向高强度、功能化、环保型、高附加值方面提升,进一步开发高得率浆和再生纤维以及秸秆为原料造纸新产品。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传统产品进行低成本再造与产品价值提升,淘汰消耗高、质量差产品,加强市场萎缩产品的调转,限制过剩产品扩能,加快产品档次的升级换代,巩固提升大宗产品的传统地位。
新闻纸:受电子媒体的影响,新闻纸市场萎缩,需求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调整方式主要以装备改造转产为主,禁止新上产能,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未涂布的印刷书写纸:是山东的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生产企业以中型企业居多,市场相对稳定且辐射全国,应关注市场变化,注意电子媒体、数字印刷及低白度趋势变化需求,优化原料结构与品种系列,挖潜改造、提高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
涂布印刷纸:特别是铜版纸,生产集中度较高,技术装备也达世界领先水平,已出现阶段性先进产能闲置。化解这些过剩产能需要数年时间,根据造纸产业政策,短期内不宜再批准建设新项目。现有铜版纸主要向高档印刷方向和宣传广告方向发展。
白纸板:包括涂布白纸板、白卡纸,是精细包装材料,呈增长趋势,市场空间较大且相对稳定,我省太阳纸业、晨鸣纸业、森博浆纸已优先发展此类品种。应继续提高高档白卡纸质量与稳定性,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应着力解决产能集中释放与阶段性过剩对产销造成的不利影响。
箱纸板、瓦楞原纸等包装用纸: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密切相关。我省虽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用户和包装市场的重心在广东、浙江等地。我省包装用纸企业应向轻量化、功能化产品方面发展,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子,在电商快递业务包装中寻找新的市场,注重产业链的合理延伸。
生活用纸:该产品是刚性需求产品,市场潜力大,品牌效应显著。2012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4.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4.4公斤低。目前大型企业投资生活用纸的积极性过高,投资速度过快,产能释放速度远高于市场需求增速。企业应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完善销售渠道,加强细分市场产品的开发,向产品深加工方向拓展,如居家外产品手帕纸、面巾纸,居家内产品厨房用纸、餐巾纸、母婴用品等。
2、开发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大宗和特种功能型纸及纸板,如建筑及室内装潢用纸、液体包装纸板、食品包装纸及纸板、高性能纸基功能新材料、小型和重型商品包装用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以及各种功能特种纸及纸板等。白纸板类主要向食品包装纸板与容器快速消费品方向延伸发展,重视高阻隔、安全、卫生食品包装纸与纸板和包装容器的开发。
特种纸、功能纸、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这些产品不受规模的限制,资金门槛低,附加值高,中小型企业应加强技术与管理平台建设,向特种纸转型发展。
3、倡导理性、节约、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鼓励生产与消费低定量、功能化、低白度或不漂白系列环保型纸产品。开发含机械浆的低定量不涂布和涂布印刷纸,拓宽以高得率机械浆为主要原料的轻型纸的替代品种范围;鼓励以脱墨废纸浆生产环保型印刷纸和办公用纸等;强化特种功能性纸与纸板的开发。
(三)做强做大骨干企业
继续支持晨鸣、华泰、太阳、泉林、博汇、亚太森博、恒联、世纪阳光等企业整合资源、做强做大,延伸产业链,建设纸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鲁南、齐峰、东顺纸业等中型骨干企业向新、特、优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特色化发展,培育品牌产品。以晨鸣、华泰、太阳、泉林、博汇、世纪阳光等大企业为依托,研究欧美林纸发展经验,探索成熟的林纸一体化、秸秆原料运作模式及废纸回收体系建设;中型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及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扩大系列品种供给,提高满足市场有效供给能力。
1.晨鸣集团。计划到2017年,浆纸总产能达到1000万吨,其中浆产能达到400万吨,纸产能达到600万吨。实施年产40万吨漂白化学木浆项目,新增特种纸、包装纸、生活用纸等产品150万吨,研发造纸废物综合利用,实现浆纸一体化发展,同时延伸产业链。
2.华泰集团。到2017年,完成新闻纸、普通文化纸的转型。到2020年,文化纸、新闻纸、包装纸、特种纸和浆的生产及加工能力提高到600万吨,成为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的企业。
3.太阳纸业。该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上产品的多元化、差异化和价值最大化,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食品添加剂(木糖、木糖醇)和快速消费品领域转型。到2017年,实现产能654万吨,集团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产能808万吨,集团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4.泉林纸业。做强、做大秸秆清洁制浆造纸循环经济产业,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到2017年,实现本部本色浆规模150万吨,本色浆制品190万吨,黄腐酸肥料19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亿元。到2020年,实现本色浆规模200万吨,本色浆制品300万吨,黄腐酸肥料3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亿元。
5.世纪阳光纸业。通过打造阳光新概念包装解决方案,做大、做强包装服务板块,推动公司从传统造纸企业转型升级为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延长产业链。再造传统包装服务流程,高效、高质地为终端客户提供创意设计、印刷、生产制造、现代物流的一体化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6.恒联投资。到2017年总体产量达到80万吨,其中特种纸35万吨。到2020年,总体产量达到120万吨,其中特种纸45万吨。重点攻克新型溶剂绿色纤维素膜制备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7.齐峰新材。战略发展目标是:做强装饰原纸,做大壁纸,构建世界最大的特种纸新材料生产基地。到2017年,装饰原纸、表层耐磨纸、无纺壁纸原纸三个产品产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实现利润翻番。到2020年,新型装饰材料产能达到6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8.鲁南纸业。到2017年,装饰原纸产量20万吨,壁纸原纸产量15万吨,电解电容器纸产量1万吨,在特种用途的新型环保壁纸关键技术开发上有所突破,实现芳纶1313纤维、碳纤维在无纺壁纸原纸上的应用;到2020年,装饰原纸产量30万吨,壁纸原纸产量20万吨,电解电容器纸产量1.5万吨。
9.东顺纸业。完成4条新月型高速纸机生产线、2条多功能纸高速生产线。到2017年,产能达到60万吨;2020年,产能达到100万吨。
(四)分类指导中小企业发展
我省中小造纸企业200余家,产量占比不到20%,产能10万吨/年以下的企业数量占到80%以上,地域分布广,这些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管理基础薄弱。对于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型企业,鼓励改造提升,用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对于规模较小,但环保达标,产品有市场的,鼓励进入产业园区,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对于环保达标但能耗高的企业,通过差别化电价等措施鼓励其挖潜改造,或转产转型;对于污染重、能耗高的小型企业,通过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淘汰出局进程。
(五)拉长产业链
1.向销售服务转型。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和服务型转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发展,通过服务建立产品增值与差异化竞争壁垒。更加重视终端客户价值需求、价值研究,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参与整合下游包装印刷,打通、控制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效率、产品有效供给及成本转移能力。通过下游延伸终端品牌建设,引导市场消费,强化产品的自主定价权。
2.提高加工深度与产出价值。大力拓展纸制品加工应用范围,延长造纸产业终端,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发展纸质包装的设计、装潢、制盒、印刷、制本等纸制品深加工产业。有条件的造纸企业可将原纸及纸板进一步做成终端产品,强化与省内外大宗工业品、日用生活品、家电生产企业的配套。
(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淘汰设备、技术等指标,逐步淘汰低效率、产品附加值低的造纸生产线。
(七)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围绕资源的高质、高效、综合、循环利用,大力提升各种资源在纵向、横向产业链上的循环水平。扩大废弃物用途开发,将废弃物产生减少到最低限度,逐步实现从掩埋转为全部利用。
1.废液利用。利用生物精炼工艺,提取木浆碱法制浆黑液中的木素、半纤维素混合物,制备有机肥或者生产其他高附加值副产品。
2.固废利用。推行污泥干化减量与有机废弃物垃圾焚烧产生生物质能源和发电。逐步摒弃传统污泥混合填埋处理方式,优化污泥减量和无害化处置方案。燃烧灰烬作为混凝土原料、路基材等,塑料、木屑、纸屑、废纸、废金属、废建材进行原料和能源回收,增加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用量。
3.纤维组分利用。实行纤维原料生物精炼,分别提取利用半纤维素、纤维素与木素,通过预处理提取低聚木糖,有机酸溶剂法提取半纤维素糠醛,木素进行成熟的开发利用,纤维素生产高附加值纸及纸板等,多元化产出高附加值、环保型产品。
六、政策措施
(一)建立行业专业化统计数据平台。
建立造纸行业统计及分析平台,将全省所有造纸企业都纳入此统计平台范围,建立行业专业数据库,实现与统计部门平台的对接。
在统计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预警机制系统,由行业协会发布预警报告。
(二)建立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的鼓励及评价机制。
1.建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专业评价评估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造纸项目专业评估评价机制,认定造纸创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的先进性及可行性。同时明确规定各部门及专家的责任义务,建立有效的验收及追责制度。
2.建立对科技创新进行资金支持的制度。对经过认定具有重大价值、实现重大突破的科技创新项目,特别是纤维原料生物精炼多元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及各种新的纤维原料和现代纸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3.建立对重大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资金鼓励的制度。对经过认定的对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意义的产业化项目,以及造纸企业产业链延伸发展中惠农、就业、民生效果特别显著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三)强化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的引领和监督执行。
制定山东省造纸产业政策,明确规定准入限制条件及行业发展指导目录,特别是鼓励类和淘汰限制类产品、技术和设备的规定,用明确的产业政策,引领全省造纸行业进行原料、产品、技术、市场结构的调整。同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补偿制度,对淘汰产能的企业给予资金或者政策的补偿。
加强造纸行业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四)建设秸秆原料收储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购模式,发展农作物联合收割、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
(五)建立对实施方案的评估机制。
制定对本实施方案的定期评估制度,2017年为中期评估,2020年为终期评估,由造纸行业协会负责出具行业评估报告。
(责任编辑:宗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