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观察
提起非遗,不少人印象中出现的关键词是“老物件”“过时”“落伍”。不可否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非遗项目“赶不上趟儿”“掉了队”,发展一味靠扶持,失去了活力。但也有些项目,在时代大潮中不断革新技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闯出了一片天地。记者日前挑选山东境内部分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对它们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走访。
“柳编之乡”的发展兴起是个缩影
柳编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主要是利用天然柳条柔韧性茎秆编织生活器物,实用性强,生产制作遍布全国,各地皆有传承。但若问全国最大的柳编市场在哪里,业内人肯定会“遥指沂蒙山”。
临沂市柳编之所以扬名,起初是靠当地盛产原料以及有成熟的生产模式。临沂市沂河、沭河沿岸生长的优质杞柳,是制作柳编的绝佳材料。当地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柳编技艺,使很多本地村民熟悉柳编制作,这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浪潮吸引大批外资进入,一些国外公司看中临沂市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特点,将本国文化创意与柳编制作技艺相结合,临沂传统柳编告别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就此步入产业化发展。这一新兴模式采用“经销公司+中间商+农户”的现代组织形式,伴随国际市场的开拓,当地柳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的形态特征,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
当“中国柳编之乡”的名头越叫越响时,柳编这门不起眼的民俗技艺为临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当地柳编总产值近60亿元,利税近3亿元,自营出口额约4亿美元。“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沾光了。”临沂市从事柳编经销行业的刘姓商人向记者感叹,彼时国外市场非常青睐柳编制品,加之国内成规模的厂家较少,因此较早从事柳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赚了不少钱。这位商人同时透露,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美国,柳编是无限制进口的,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加之绝对环保,所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鼓励进口柳编制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调研小组此前曾对临沂柳编进行过专门研究。该调研小组发现:2011年时,临沂从事柳编经销的公司达802家,其中拥有自营出口权公司372家,当地有25万农民从事柳编产品生产,带动杞柳种植专业村100多个,种植面积超过34万亩。
与柳编相似的还有临沂市郯城县的中国结编制技艺。这项继承我国传统编结技艺、由农民自发创办的农村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红花乡已拥有经销公司9家,专业生产村110多个,从业农民2万多人。2011年,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实现产值4600万元,产量6000多万件,占全国总产量的60%。
重压之下,生存要适应“新常态”
明代散文家魏学洢在其传世名篇《核舟记》中写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赞的是艺人王叔远能在果核上雕刻东西的传神技艺。几百年过去,几经起落沉浮的核雕技艺,在潍坊市仍有不少拥趸。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核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古老技艺也开始散发时代芬芳。“由于技艺特殊性,从事核雕制作必须从年轻学起,但鲜有年轻人能耐得住寂寞去学。”潍坊核雕协会秘书长葛伟健告诉记者,近年来愿意学核雕制作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有志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少之又少。
潍坊核雕“后继乏人”的情况,是诸多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所要面对的共性难题。记者发现,很多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却并不能对年轻人构成吸引力。
聊城市东昌府区有“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东昌葫芦雕刻更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成本几元的葫芦,经过艺人精雕细琢,出手便售价两三百元,且买者甚众。经济收入如此可观,传承人李玉成却仍然忧心忡忡。“葫芦雕刻学习技艺耗时多、回报周期长,让许多青年人望而却步。” 李玉成坦言,现今东昌葫芦雕刻艺人几乎都在60岁以上,项目后继乏人是事实。
不单是项目本身传承缺乏传承人,一些项目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也在逐渐流失。
临沂市临沭县的凌文粉从事柳编生产10余年。“以前给别人打工,后来自己干,但越来越不挣钱。”凌文粉说,近几年当地劳动力成本普遍升高,拥有一定编制技艺的工人每天的工资在100元左右,这让她的小厂无力承担。
用工成本增加的同时,很多企业还面临外币贬值导致的外需减少等问题。“一些国家或地区货币贬值,外商来看货时我们按照原来的人民币价格给货,但他们就感觉贵了。”凌文粉每年都会参加两届广州交易会,让她感觉明显的是,“这两年外商订货少了许多。”
产品创新不足也成为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发展的瓶颈。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迎芳认为,很多手工艺产品虽然经验丰富,但受自身知识结构及生活环境的约束,无法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创新易遵循老套路,开创性差,易被模仿和替代,很难提升产品附加值。
“互联网+”带来“鲶鱼效应”
在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渠道日渐狭窄的背景下,很多传承人或非遗技艺产品企业将目光对准了互联网。
临沂市临沭县利远工艺品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柳编生产销售的小企业,企业法人李勃是位27岁的大学生。2010年从成都某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李勃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了回乡创业。瞅准家乡火爆的柳编行业后,结合自己的外语技能,李勃创办了利远工艺品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洽谈与外商的柳编产品出口生意。公司每年净利润约10万元。
在滨州市博兴县,“电商”“淘宝”已成为当地百姓熟知的热词。作为全国知名的草柳编工艺出口基地,当地群众的草柳编制品通过互联网销往世界各地。在有“淘宝村”之称的博兴县湾头村,全村1700户人家中有500余户在网上销售草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超20家,最高的能做到一年300万元。
在非遗资源丰富的潍坊市,当地于今年4月上线了国内首家O2O文化产业电商平台——“印象商城”潍坊店。平台旨在整合潍坊风筝、木版年画、红木嵌银等优秀文化特色资源,通过电商“平台+商家”的O2O模式,加强与“淘宝”“天猫”等资源的品牌整合营销,进而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大型文化产业电商平台。
线上销售已成为潍坊民俗艺术品的主要营销手段。潍坊市寒亭区的天诚飞鸢风筝公司总经理王永训介绍,该公司是潍坊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每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600多万元,占总销售额的80%,其中30%销售到国外。“今年,公司对内部实行现代化标准管理,坚持传统生产工艺,组建起优秀的电子商务团队,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不断扩大市场范围,开拓创新。”
根据山东省文化厅的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山东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达3.917万个,年营业收入约196亿元,利税超30亿元,从业人员达130余万人。
非遗项目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扶持,山东省文化厅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对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举措。7月13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济南率先开班。来自山东各地从事“草柳编”“剪纸”工艺的近200位学员,将分别在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训一个月。本次培训是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的一部分。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试点旨在“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对于山东而言,通过委托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大面积培训,培训能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传承水平,进而提高传统工艺的品质,扩大中国传统工艺品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进现代大众生活,相应带动千家万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