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山东驻村干部:好样的!第一书记们

11.12.2015  15:32

  干部下乡,驻村蹲点,是党的老传统、好传统。不过,有的干部,下乡放“空炮”、瞎承诺;有的干部,驻村摆排场、走过场。来来回回,干部换了几茬,村里没啥变化,群众不买账。

  有人揶揄,干部下乡,基本不顶用,基本不欢迎。

  这话,玉皇庙人却不爱听,跳着脚地不赞成。这大半年,为争取个驻村干部,老少爷们火急火燎,费尽了心思,跑断了腿。

  山东省郓城县黄集乡,有17个村,玉皇庙是其一。自2012年起,按贫困程度大小,省里先后向郓城县16个村派了驻村干部。3年过去,8个村已脱贫,8个村正解困。玉皇庙人坐不住了,眼巴巴看着人家日子越过越好,能不着急上火?

  不给咱派,咱就去要!

  5名村民代表猛抽一口烟,联名给省委组织部长写信,要求就一个:派个驻村干部来。

  玉皇庙人要的,不是进村点卯人,而是扎根干事者。在山东,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号:第一书记。这些人,像一大把种子,撒在齐鲁大地的角角落落,进村入户,抓党建、促脱贫。一年到头,吃住在村,解百姓忧。

  前些日子,一批第一书记任职期满。乡亲说的最多的词是“感谢”,感谢第一书记、感谢党;提出最多的要求是“留下”,希望第一书记不要走、继续干;出现最多的场景是“不舍”,大家拽着第一书记的手,泪花点点不让走。

  这年头,群众评干部,越来越“挑剔”。这些第一书记,到底哪来的魅力,能让群众留恋?

  村里的事,谁说了算?

  “不是要取代村干部,而是要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

  泗水县泗张镇罗家庄,地处沂蒙山区。村外,山清水秀。村内,房屋杂乱。

  曲阜师范大学选派的第一书记赵坤,进村好一阵,难见村支书人影。问村民,都说支书没大在村。去家里找,支书老婆却讲:他没大在家待。

  再看村两委,5个班子成员,只剩“一个半”:村委会主任搞土地流转,算一个;一个支委常年在外跑大车,农忙回家,算半个。还有两个支委,一年难得回趟家。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罗家庄现状如此,难怪贫弱。

  找到了病根,重在对症下药。赵坤苦口婆心,找回在镇上做生意的支书张宜利。一有机会,就带上他外出参观考察,开眼界、换思想;有事没事,让他在村里多亮相,工作冲在一线。一来二去,张宜利敢拿主意敢做事,村民有了主心骨。

  “根据村里的情况,把发展项目分成农业、林业、养殖业3大块,由3个村干部各管一摊。支书不具体分管事务,心思用在跑资金、跑项目上。”赵坤再出一招,给每个村干部“找点事”。这么一摆弄,罗家庄村级工作大变样,再也不是“领导班子一大片,一个干活其他看”。

  就说支委杨洪柱,负责养殖业。说白了,就是管好发给20家贫困户的扶贫羊。杨洪柱的认真劲儿,让村民们直竖大拇指。哪户啥时生了小羊,谁家新买几只大羊,杨洪柱门清。两年下来,村里的羊存栏量,由最初的500多只,发展到2000多只。

  抓好党建促脱贫,是第一书记与以往帮包干部的最大不同。山东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到: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历史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人的问题。建个好支部,才是改变一个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

  “第一书记不是要取代村干部,而是要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出主意在身后,把‘好’记在村干部头上,自己甘当‘影子’和‘梯子’,帮着他们树威信、干事业。”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高尚山说。

  抓好村班子,必须立足长远,招揽人才,培育延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无棣县水湾镇郭辛店,情况比罗家庄还复杂。村不大,汉族、回族各占一半。2011年换届选举,全村19名党员,愣没选出个支部书记。老班子的5名党员落选后,不参加组织生活,村里工作无法开展。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孙巍心里明白,选不出个“当家人”,村里就甭想发展。

  合适的人选,倒是有一个。现任村主任肖景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选举中获得90%以上村民的支持。上任后,他带领村民清边沟、修道路,威信越来越高,镇党委也认可。最大的问题是,肖景民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还不是党员。

  想把肖景民“扶上马”,就得获半数以上党员支持。这事可不好办,党员之间存在派性矛盾,又是民族混居村,一不小心,就会点燃矛盾的导火线。

  “我们和镇党委拟定了详细方案,成立了工作组,挨家挨户到党员群众家里做宣传。针对入党积极分子推选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考虑到几名老党员身体不好,孙巍主动上门,寻求支持。

  万事俱备,可开会当天,还是有人来“砸场”。一名预备党员分别给镇党委书记和孙巍打电话,要求解决“转正”问题,并扬言到会场解决。孙巍据理力争,指出他成为预备党员没有经过党员大会,程序不合法。一番风波过后,包括肖景民在内的3名入党积极分子成功获得推选。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个个第一书记,领着、帮着村干部攻坚克难、强基固本。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有省派第一书记帮包的584个村,全部顺利完成换届,72.5%的村支书连选连任,选拔培养后备干部1539人。

  “第一书记紧紧抓住村党支部这个核心,坚持扶志扶智,在带领村班子办好一件件实事、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帮助班子树好威信;在发展致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中,帮助班子提升发展能力;在完善规章制度、化解矛盾纠纷中,帮助班子提高管村治村水平,为帮包村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山东省委组织部巡视员刘永巨说。

  扶贫硬骨头,怎么啃?

  “改救助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改普惠为精准”

  给单位提交完入村调研报告,来自山东省委政法委的第一书记张校林,伤感了好几天。不为别的,就为眼前的破败景象。

  村叫大班村,位于惠民县麻店镇。张校林报到第一天,在村里兜了好几圈,竟没找到村两委办公室。原来,村两委设在支书家,党旗、国旗和各种规章全挂在后墙,大喇叭的喊话筒就在床头。

  村民们嬉笑,大班村的干群关系,好着哩,从来没有因账目不公开紧张过。“不是俺们对村干部放心,而是谁都知道,村集体压根儿就没挣过一分钱。”

  集体穷,村民也穷。有点本事的,早就跑到外头闯。待在家里的,多是种点粮食打点零工,一年到头勉强温饱。城乡的巨大反差,深深地刺痛了每个第一书记的心,鞭策着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找路子。

  进村前,一周封闭式培训,让第一书记们掌握了扶贫政策、学到了工作的法子、点燃了干事的激情。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贫困村的贫困,远不止经济,更有思想的贫乏。

  来自省农业厅的第一书记段培奎,跟在邻村帮包的同事达成共识:抓好产业,扶贫脱困。但调查走访之后,心先凉了一半。从村干部到村民,普遍怀有4种情绪:抵触、冷漠、担心、害怕。

  “不能轻易改变村里原来的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否则,群众生产管理技术跟不上,万一失败了无法交待。帮包期限总共3年,发展周期较长的产业,效益无法保障,群众也不会认同。”摸清了乡亲们的心思,段培奎和同事们琢磨出个“三部曲”:“示范引导,让群众看到好处;群众参与,让大家得到实惠;自由发展,让市场发挥作用。”

  推广大棚丝瓜,就走了这样一盘棋。第一步,在沂南县双堠镇东梭庄村建立第一书记现代农业科技园,搞示范引导“样板田”;第二步,争取现代农业果菜项目支持,在菜峪村建第一书记现代农业文化园,采取个人拿一块、财政补一块、园区垫一块的办法,鼓励群众报名参与“试验区”建设;第三步,让村民种“自留地”,是否继续发展自主选择。

  在几个园区的带动下,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和村纷纷转向设施农业,很快就新建冬暖式大棚105座,高标准钢架拱棚50座。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了设施农业的前景,也都纷纷回家,在自家地里发展大棚丝瓜。

  有人说,第一书记干得好不好,得看背后是哪个单位。“有的有技术,有的有资金,可没技术、没资金的咋干?”

  这话,看似有理,却也没理。虽说部门不同,条件各异,可第一书记干成啥样,凭的是对群众的感情与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有了这两样,第一书记就有了门道,有了给乡村“造血”的办法。

  省文物局驻曹县安蔡楼镇韩双楼村的第一书记孔胜利,冷言冷语没少听。要是找些企业来投资,村民很快就能见效益。这事,孔胜利不是做不到,可缺点是难长远。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进企业也不现实。思前想后,还是在发动村民自主创业上做文章。

  村干部麻荣亮想办青山羊养殖合作社。孔胜利多次陪他外出考察,反复论证预期风险和利润,后又帮他跑手续、找场地,还协调交通部门修通养殖场门前的一段路。利用政策,孔胜利争取来省里30万元的专业扶持资金,为麻荣亮解了燃眉之急。

  在麻荣亮的带动下,村里数十户经过民意推选的贫困户,成为养殖场的小股东。韩双楼村的创业潮,一浪高过一浪。木器加工、大棚种植、餐饮服务,“能人”们领着其他村民,携手奔小康。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第一书记的优势,是政策熟、信息广、思路宽。584个省定贫困村,每个村都形成了1到2个主导产业,村集体年收入平均达到8.78万元;96%的扶贫对象实现收入翻番,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

  山东省扶贫办副主任邵国君认为,省里部门、企业都关注、帮扶农村,再加上完善的配套政策,第一书记成为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叠加优势的有效平台,凝聚了强大的帮扶工作合力。“改救助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改普惠为精准。这样的扶贫,让村庄生机重现。”

  “老八路”又回来了?

  “有些活俺们自己都嫌脏,省里来的干部带头干,比俺都像土把式”

  对来考核第一书记的评估组,乡亲们的心里挺矛盾。欢迎,是因为谁都想夸夸自个村里的第一书记;抵触,是担心这些人一来,意味着第一书记要走。

  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于富军,走访有省派第一书记的临沂6县、78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被感动。

  “老八路又回来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老党员,总是重复这句话。于富军很好奇,第一书记和老八路有啥关系?

  老乡们说,当年共产党、八路军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净帮衬穷苦人,从不占群众一点便宜,第一书记就是这个样!

  刚进村时,群众看第一书记眼生,第一书记看群众也眼生。怎么和群众打成一片,是第一书记面临的共同问题。

  进村前的培训班上,基层的优秀干部、省里的“三农”专家,都讲了不少办法。每个要下村的第一书记,脑子里都有一根弦:跟群众打交道,千万别把自己当干部。

  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司继胜,决心让自己变成彻头彻尾的村里人。到武城县李家户镇王家户村后,看到村民家里连个像样的板凳都没有,司继胜坚决退掉镇上配的沙发、洗衣机。每天的穿着,就是培训班发的军用胶鞋和儿子穿旧的运动服。

  平日里,司继胜早出晚归,身影融入群众中:一块浇地耕种,合力推粪打药,村民盖房当小工,大娘拾柴抢着背,大爷放羊帮着看。在帮干农活过程中,与乡亲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更值得说道的,是司继胜对乡亲们的尊重。就拿进门走访来说,农村平时大门开着,可并不是迈腿就能进,进去了也不是啥话都能说。司继胜心细,想出个“十步法”:适度敲门、大声喊话、礼貌问候……一遍程序走完,没有进不去的门,没有说不上的话。

  村民私下里都说,省里来的这个官还真行,一点架子都没有,像个老支书的样。走在村里,群众老远看见司继胜就打招呼,有啥事也乐意跟他说。

  鱼水情深,靠的是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群众最大的尊重,更靠为群众谋利益时的勇于担当。

  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牟晋京,在武城县武城镇孟王庄村帮包,一心想为群众谋个好项目。县粮食局想找个村搞订单农业,牟晋京一琢磨,这事不赖。费了不少劲,终于和粮食局谈拢,可没想到有的村民不买账。

  “支书在广播里反复广播,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大部分村民接受了,最后只剩下一个‘钉子户’,村干部去了几次都没有谈妥。”因为临近播种,牟晋京决定自己登门。几番来回,好说歹说,老乡终于签了字。

  “万万没想到,轮到他家种的时候,他家已经提前自己种上了,还是不按村里的规划来。”当时的心情,牟晋京无法形容。其实,如果这位老乡不种,对整个项目影响不是很大,但老乡肯定要受损失。“和村支书一商量,第二天一大早给他旋耕了,重新种上了粮食局的,又给他送去200块钱的种子补偿款,因为我们有合同,又给他补偿了损失,老乡也没反对。”

  收粮时,这位老乡家的亩产将近1300斤。4亩地的玉米,比往年多收入五六百元。后来,老乡见到牟晋京,满脸不好意思。

  只要真为群众好,虽说当时群众未必领情,但天长日久,群众心里有杆秤。

  考核组的成员,经常听群众说这样的话:“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干部”,“有些活俺们自己都嫌脏,省里来的干部带头干,比俺都像土把式”。

  村民们的不舍,还源于第一书记们的真奉献。他们常年吃住在村,做不了父母的好儿女,当不成儿女的好父母,有的亲人身患重病却无法照顾,有的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再多的疑问也迎刃而解。难怪,第一书记要离开,起初满腹狐疑的群众,牵衣顿足拦道哭;难怪,父老乡亲的挚爱,让数百名第一书记放弃回城,主动留下来接着干。

  离开兰陵县南桥镇石埠村时,大众报业集团选派的第一书记王洪亮,给在同一个镇帮包的老处长岳耀军发了条短信。一是告别,二是对他留任表示敬佩。“老处长只回了4个字:‘我也想家’。我知道他家有年迈的母亲,更知道这4个字中,包含的对事业、对家庭、对乡亲的感情。”

  去年正月初三,山东团省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程凯就领着老婆孩子回了村。任职期满一年,他坚决要求再干一年。任职期满两年,他还要求接着再干。“心里放不下乡亲们,引来的项目刚启动,更担心,换了人接不上茬!”

  当老师,还是当学生?

  “在农村干了一年,才知道什么是接地气”

  谁是群众?长什么样?坐在办公室里想,和蹲在田埂上看,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每一拨第一书记出发前,都要先“充电”。山东省委组织部把严格选拔的第一书记,分成一个个“连队”,在沂蒙老区组织封闭式培训。课堂上,学习“三农”的政策、工作办法;红嫂教育基地里,找寻党执政的力量之源;烈士墓前,身着迷彩服的学员们高擎队旗,重温自己的誓词。一切的一切,只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群众。

  7天下来,来自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的马倩一直在反思:“组织上入党了,思想上呢?老区人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是这么穷?怎样才能让他们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来自省委组织部的张健,用了一连串的句子,描绘群众的模样:他们是盼着庄稼有个好收成的老王家,是想着孩子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的老李家,是让丈夫打工挣大钱回家的新媳妇,是养三五只鸡赚几个钱换袋烟抽的老大爷。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有时候很大气,能用乳汁救伤员;有时候又很小气,谁动他一棵庄稼就跟谁没完。有时候很可爱,吃他几根自家种的黄瓜,给他钱,他跟你急;有时候又很可气,为点鸡毛蒜皮的事,闹得邻里不和,好几年都不来往。

  驻村一年,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给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省纪委选派的李鹏永生难忘,到莒南县相沟乡石家崖村任职的第一天,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大娘听说李鹏要去看她,一大早就拄着拐杖出门,蹒跚着走了20多分钟,专门买来一包3元钱的香烟。后来,李鹏才知道,老人家吃低保。这件事,让李鹏十分内疚,延续多年的抽烟习惯,从此彻底改变。

  省发改委的韩帅,曾在机关做农网改造工作,过去天天看报表、写材料,工作成绩一大堆。但真正到了村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220伏的电压有时不到120伏,电灯用不了,电视看不了,一用电磁炉就跳闸。“那会儿,真想打自己的耳光。”

  “下来了,才真正感到基层培养人、基层锻炼人、基层检验人。在农村干了一年,才知道什么是接地气。”不断地反思中,第一书记们在成长。不少第一书记反映,在和群众摸爬滚打、苦干实干中提升了思想境界、锤炼了意志作风,增长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抱着还情、还债、还账的真情实意对待贫困农村,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走访特困家庭,想泪流时别吞咽;接触辍学孩子,该解囊时要慷慨。”省文化厅选派的王炳春反思,不懂“三农”就不懂国情,不懂农民就不懂民情。“时刻想着农民,想着穷人,想着绝大多数人,政治上才清醒,政策上才合乎民心,国家才长治久安。”

  有人说,谁不愿在高楼大厦里吹着空调做事,那些愿意到村里去当第一书记的,还不是在单位没提拔机会,迫不得已才去农村镀镀金?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张金柱,到村任职的前120天里,只回家待了4天。群众很少见他坐在办公室里,没见他穿过皮鞋。只要有要办的事,他从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大热天还是下雨天。遇到工作忙,中午就在办公室冲碗方便面,啃个馒头。

  这位“拼命三郎”报名当第一书记时,已经57岁,再有3年就要退休,可偏偏对农村着了迷。像张金柱这样的第一书记,为数不少。在村里被群众不吝溢美之词的,回城后没被提拔的也不少。

  就是这样的一帮人,谁还会说,是为着自己的“官帽”去干事?

  山东省委副书记龚正郑重地说:“实践充分证明,群众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群众。谁能吃苦、谁不怕困难、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谁就能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在机关练不成的本领。对当过第一书记的干部来说,今后不论在哪条战线上战斗、在哪个岗位上工作,这段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