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90岁老兵刘士平梦圆阅兵仪式
刘士平年轻时从军,如今手指变形伸不直
年轻时的刘士平(翻拍)
[老兵档案]
刘士平,1925年出生,章丘人。1943年参军,在章丘、莱芜一带山区打游击战,后来经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49年编入华东军区海军(东海舰队前身),曾在济南舰服役。1955年复员回章丘务农。
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将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济南有两位老兵获邀参加,90岁的刘士平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第二次去天安门。他说,能去天安门参加阅兵仪式,是这辈子最高的荣誉。
[赴京观礼] 盼了几十年即将圆梦
2015年6月的一天,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打破了刘士平平静的生活:9月,天安门举行大阅兵,国家邀请部分抗战老兵参加;受邀名单上刘士平的名字赫然在列。“高兴!特别高兴!高兴呀!”刘士平连用三个“高兴”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自那时起,为赴京做准备,成了刘家的头等大事。
刘士平说,在天安门接受检阅,是至高的荣誉,也是他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天安门举行阅兵仪式,那时他随部队在浙江,天安门的盛况无缘得见。十几 年前,他去过一次北京,老战友专门带他去了天安门,站在人群里远远地看了升旗,“本以为今生再无可能,没想到竟盼到了圆梦的机会。”
接到赴京的通知后,刘士平每天在家散步总要多走几个来回。家人则把重点放到了加营养上,比刘士平小11岁的老伴是主要负责人。
刘士平今年90岁。虽已到鲐背之年,却不怎么显老:耳不聋,眼不花,腿脚灵便,尤其是腰杆,笔挺笔挺的。刘士平说,他是农民出身,对养生没啥讲 究,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憋事儿。他自小性格活泼,喜欢跟人讲话,在部队受的教育也是这样,“无论多大的官,我见了都不发憷。兴许心里敞亮,也就不显老 了。”
[游击杀敌] 最爱武器是手榴弹
刘士平老家在章丘市闫家峪乡水峪村。上世纪40年代初,村子被日本人占领,有人变节成了汉奸,也有不少人参加了八路军,天黑后在墙上写宣传标 语。刘士平记得,1942年入伍前一天,日本鬼子听说村里出了八路军,在汉奸的带领下捉人,搜索无果后恼羞成怒,端起机枪向村民扫射,他跑步躲进了山沟, 三伯父一家三口没躲过,不幸遇害。1943年,18岁的他帮外村的大户人家放牛,遇到了三个成年人。对方自称是八路军,是帮助穷人的,问他要不要跟他们 走。刘士平看着他们身上的破衣裳,点点头同意了。担心家人被汉奸迫害,他连声招呼都没敢打。
从此,他成了八路军游击队的一员,白天在山区藏身,晚上进村写标语,平时还负责打探敌情、伏击鬼子。刘士平所在的游击队不是主力部队,没有军装,衣服是家里带来的破衣服,粮食是老百姓送来的小米和窝头,武器全靠从鬼子手里抢。
“小鬼子的武器好,咱们也有自制的步枪,但是钢不行。同样是打一发拉一次栓,咱的打三次就拉不动了,得用脚踹开,鬼子的连打一百多发也没事。所 以,我们不强打,只巧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刘士平说,打鬼子时,最常用的武器有两种,是铁锨和手榴弹,铁锨一次打不了几个,趁着鬼子不备从背后 抡,抢了枪就跑;手榴弹一次能炸一片,是他最喜欢的。
“我们一般是埋伏在高处,看见鬼子进来,先不打草惊蛇,等他们走到一半,把手榴弹扔到中间,鬼子分别往两头跑,我们正好可以去收枪。等他们缓过 神来,我们又撤退了。”刘士平说,游击队缴获的枪都上交了,优先配给正面交战的主力部队,唯有手榴弹能留下。游击战打了两年,他扔的手榴弹数量数不清。后 来留了个后遗症,右手手指无法完全伸直。
1945年,日本投降那天,刘士平随部队在安徽,他和战友跳起了秧歌。
[戎马无悔] 打了胜仗方得太平
后来,刘士平成为一名侦察兵,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他编入新中国第一批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浙江舟山群岛驻扎了6年。 1955年,他脱下军装,回到阔别12年的故乡。之后他才知道,当初他离家投军,家里一度以为他死了。30岁的刘士平在村里安下家,重遇了当年心仪的小 妹。两人婚后育有三儿一女,过起了平淡的农家生活。直到近几年,刘士平夫妇年岁愈长,儿子担心不便照应,才将他们接到章丘市区,在大儿子家附近租了一套 房,年租金1.2万元。
如今,再提当年战争场面,他言语不多。对于当年的战功,他也不愿多说,反复说“党的队伍能打胜仗,就是因为爱民,替劳苦大众说话。群众支持它,跟随它,所以我们总能打胜仗。”
记者问刘士平,当年打仗的事会跟小辈们说吗?他略显踌躇,“现在的孩子,还愿意听吗?”老人说,当时同村很多人上战场,回来的却不多,他不喜欢打仗,但他不得不打,到今天也不后悔,以战止战,他的孩子、孙子才能生活在和平岁月里。
原标题【 济南90岁老兵刘士平梦圆阅兵仪式:在天安门接受检阅是至高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