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五个载体”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岛区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强化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媒介引导、家校共建五个载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正能量。
1.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各类德育课程和班团队会课,开展好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科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案上,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研究和开发系列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优秀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和案例征集活动。坚持开展“德育品牌”“主题班会”等评选表彰活动,全方位实施“一校一品”战略。
2.强化主题活动载体作用。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项主题活动中,面向未成年人精选推荐100部优秀阅读书目,深刻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内涵。与红领巾主题队日活动相结合,各学校9月初新学期开学典礼统一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日活动,全区8万少先队员集体宣誓。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师生进行“八礼四仪”的学习、体验和践行活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修养。与重大纪念活动及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相结合,通过“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雷锋活动月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传递青春正能量”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3.强化社会实践养成作用。聘请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师,与社区中的有关单位结对子,共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各类实践基地和德育基地,开展生命教育、科技教育、学雷锋教育、劳动教育、节俭教育、国防教育等,使核心价值观向更深层次渗透。目前,全区58家当地优秀企业和社区场馆签约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德育基地,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实践活动380余次,使校内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融合共通、互为促进。
4.强化媒介宣传引导作用。用好学校板报、手抄报、墙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黄岛教育微博、黄岛教育信息网、西海岸新闻网教育论坛等网络园地,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暑期开展的“我拍我老师”微视频活动在教师节进行全区展播,增强了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
5.强化家校共建合力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家委会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家校连心卡”、《父母课堂》、QQ群、短信、飞信等等形式,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印发学习资料,组织家长论坛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教师家访、晒家风、珍惜生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千家万户,促进先进、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建设。各学校充分挖掘家委会教育资源,举办家庭教育研讨会、亲子活动、家长讲坛等600多场次,提升了家长素质水平,提升了家校共同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合力。(青岛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