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聚力猛促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去冬今春以来,泰安市岱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林业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绿色岱岳、生态岱岳建设,牢固树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植树造林理念,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持续投入,强力突破,全区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截止目前,全区完成治山整地挖穴1.8万亩,完成造林1.3万亩,实施“三边”(道路、铁路、河流)绿化52公里,新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
一、坚持高位推动,超前谋划促落实
岱岳区对春季造林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特别是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今年的造林绿化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区林业局在深入基层调研、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市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编制了《岱岳区公路、铁路、河流“三边”及荒山绿化规划》、《岱岳区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制定印发了《岱岳区春季造林绿化实施意见》、《关于搞好春季林业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春季造林绿化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也都分别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细化责任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确保工作快速推进,区委、区政府又于3月8日召开了春季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议,对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再次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级深入发动、抓早抓好,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强化领导、严格考核,确保今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实现一个大的突破。
二、坚持补强攻弱,突出重点促落实
针对区域内部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以及河道两侧绿色通道断档多、林带窄、林相差、标准不高,丘陵山地经济林开发不够、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岱岳区坚持补强攻弱,把“三边”(公路、铁路、河流)绿化、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作为今年春季造林绿化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集中用力、集中攻坚,重点培植、重点打造,从整体上提升造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设模式上,坚持以宽幅林带建设为主,实施大苗密植,确保尽快见效。截止目前,京福高速、泰肥一级、泰东路等公路正在调剂苗木,加紧补植完善;104国道新线正在对接绿化规划,落实土地流转工作;化马湾乡600亩大樱桃、徂徕镇1500亩特色林果、良庄镇500亩采摘园、大汶口镇500亩核桃等基地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三、坚持政策驱动,持续投入促落实
为切实加大政策牵引力度,区委、区政府把今年的经济林基地建设、“三边”绿化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绩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引导各单位持续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入。区财政继续按照“谁干支持谁、谁大干重点支持谁”的原则,在整合造林补贴、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费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专门列支了造林绿化预算资金,并出台了新的以奖代补政策,其中对规模在100亩以上连片发展的经济林、用材林,每亩补助100元;对重点路段的宽幅绿化,每亩补助500元;对荒山造林,除无偿提供苗木外,每亩补助150元。与此同时,通过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创新招商推动、协会拉动、租地促动、置换互动、地企联动等“五动”造林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和社会主体投资进驻林业,大力培育专业大户、民营林场、合作组织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有力地促进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今年,工商大户参与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已达到8处,造林面积均在200亩以上。
四、坚持服务引领,强化督导促落实
区委、政府将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片、分项目对各乡镇、办事处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巡回督导检查,一周一调度、两周一通报,结果直接通报给区各班子领导和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强有力的督导促进度、促落实。区、乡两级林业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技术服务队,盯靠在造林一线,把好整地、苗木、栽植、浇水、抚育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积极推广专业队造林、工程招标造林等造林方式,推行路段承包等管护模式,确保造林质量和管护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