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建市十二周年跨越发展纪实
放眼城区,建筑林立:崇左“地标”东盟国际城,崇左人自己的“国大”崇左国际大酒店,绚烂天湖大酒店、汇豪城让崇左愈夜愈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如木棉花绽放;城市路网纵横交错,以友谊大道为主干线的城区道路纵横交错,“首座立交桥飞架城区南北”,崇左大桥启动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喷泉广场,曲桥水榭,整齐美观,“还有东盟特色美食广场”;县域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扶绥、大新两县财政收入先后破十亿元大关,“连贫困县天等财政收入也从2003年的不足一亿发展到2014年的3.94亿元”……蓦然回首,崇左华丽转身,经历了十二年光阴。崇左十二年跨越发展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看发展:数字管窥十二年
2003年崇左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27元,到2008建市5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54元,2012年建市9周年这一项数据首次突破5000元达5370元,至2013建市10周年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77元,2014年这一项数据发展到7707元,201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是8662元,位列广西第二——这一数据只是崇左多个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
正如崇左人自己常说的,“稳中求进”:不但进,而且稳进。2014年与2003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4.22亿元增加到649.72亿元;三大产业由2003年的39.31∶23.96∶36.73优化为2014年的22.7∶42.7∶34.6,崇左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由13亿元增加到73.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2.49亿元增加到548.6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62亿美元增加到146.94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27元增加到77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6208元增加到2014年的23184元……
十多年来,崇左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由此带来的是主攻方向力量越来越足,成效越来越明显。多年来,崇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在外贸进出口方面的表现最为淋漓尽致——崇左立足“边”优势努力做好“边”文章,全市边境贸易额从2003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建市2014年的146.94亿美元,成了“中国边贸之都”。市委书记黄克在接受《瞭望》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边境贸易带动了全市开放合作事业,促进了全市经济不断上升,尤其是在近年全球经济低迷大环境下,崇左实施‘以贸促增’工作,实现了经济平稳上升。”
今年困难何其大!按照“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目标,崇左人抢机遇、再开放、强落实,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252.98亿元,增长8%,比全国增长7.0%高出一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区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28亿元,增长13.4%;规上工业增加值110.46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304.57亿元,增长24.6%;财政收入30.61亿元,增长5.2%;外贸进出口总额83.64亿美元,增长30.6%。
上半年崇左取得了“三个第一、两个第二、一个第六、一个第九、一个第十一和一个肯定”的好成绩。其中,“三个第一”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6%、外贸进出口总额83.64亿美元、出口总额69.89亿美元三个指标排全区第一;“两个第二”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6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分别排全区第二。
在中国外贸下滑形势下崇左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继续领跑广西——这是多么振奋人心!
强引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过去农民生计全靠种植甘蔗和外出打工,现在路子就多了,特色种养、物流运输、服务产业,至少在家门口都‘有工可打’!”有群众这么说。“有工可打”形象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了,让群众发家致富的门路多了起来。“以前发家致富的农民十个有九个是靠种蔗,如今搞运输、开农家旅馆、种这种那发财的人多的是!”群众如是说。
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木材加工产值50.1亿元,同比增长6.9%;全市森林旅游收入达4.3亿元,同比增长7.6%;全市林下经济产值完成23.8亿元,同比增长8%——“森林旅游”这样的产业过去闻所未闻,如今成为一个可以“促增”的产业。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显著点之一就是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的积极变化,由去年上半年的9.45∶53.03∶37.52调整优化为8.85∶51.52∶39.63。这一比例在2008年是30.51∶35.62∶33.87。
多年来,崇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就是一个缩影。由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年至2014年,崇左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333.53亿元,其中2009年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0.01亿元;2012突破150亿元,达到169.66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3.46倍;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24.9亿元,同比增长7.5%。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30.1%提高至34.6%。
与此同时,崇左市的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
“糖”:2013/2014年榨季全市累计入厂原料蔗2028.54万吨,增长7.3%,实现历史第二新高;生产混合糖249.75万吨,增长5.9%,原料蔗产量和产糖量连续11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今年1—6月制糖业实现产值153.87亿元,同比增长7.06%;上半年全市上下齐推“双高”基地建设,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任务,“双高”将助崇左蔗糖业飞得更高。
“矿”:在锰业提升发展基础上,稀土、铜、铝土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乘“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东风,中信大锰锂离子动力电池等循环经济项目启动,南国铜业项目建设有效推进,中铝稀土分离生产线项目实现试产。崇左工业大道一路布局着中粮、中铝、泰国两仪集团、龙赞集团等大企业。
“红”:历经十几年发展,红木加工和销售厂店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上千家;产品由最初的小工艺品到现在的大宗家具;经营方式由转销到现在的前店后厂;商铺规模由几十平方米小店到如今“中国红木第一城”……崇左红木品牌深入人心,红木家具采购、销售、文化交流、加工一条龙产业体系日趋成熟。
“绿”:“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深入实施,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1—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78.55万人次,同比增长20.25%;实现旅游总收入61.48亿元,同比增长31.82%。十二年前,崇左市的旅游总收入只有5.9亿元。
除上述之外,林产家具、边贸加工、特色种养等新兴产业十几年间也慢慢成长起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
重民生:变化的不仅指标
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这是崇左管理层的信条。近年来崇左发展了,不仅是“荒地上起来多少楼”,也不仅是“指标又翻了多少番”,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变化的指标背后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2011年5月17日,汽车展办到了江州区新和镇芭岩村渠望屯!种蔗大户王荣超已“骑怨了摩托车”,在车展上买下了一辆东风日产小轿车;2012年陆路东盟国际商务文化节汽车展共销售车辆168辆,销售额2100多万元,车辆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分别比上届增长32.3%和84.2%;2014年陆路东盟国际商务文化节汽车展期间,扶绥吉到社区农民来看车,买走一辆海马牌新一代福美来M5小轿车、一辆五菱牌宏光面包车……
一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车展时,老公看上了七八万的车,老婆说“把钱留着会下蛋吗?要买就买十万以上的!”
建市以来,崇左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和基础扶贫;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把“糖、矿、红、绿”四大产业作为扶贫重点来抓,抓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建大会战、兴边富民大会战“两大会战”和农村危房改造、村屯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四大攻坚战”,有效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据统计,至2013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74.49万人下降到45.55万人,减少28.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底的37.5%下降到22.6%。2014年崇左市共扶持贫困人口6.1万户16.4万人,一年实现减贫6万人。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落实中央、自治区面向农村的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把红包送到农民手中’,因地制宜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让各种机遇变成群众财富,让农民钱袋子不断鼓起来!”有关方面表示。
多年来崇左市每年坚持为民办10项实事,涉及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等方面。2014年全市投入43.26亿元全面完成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其中,“双百工程”落实6.89亿元建设563个教育项目,其中的城南小学、市机关保育院已投入使用;实施的农村人饮工程解决了11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新农合参合率99.51%,位居全区第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待遇发放率100%;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发放保障金4.5亿元。
今年“民生试卷”早早召开,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到73%,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精准扶贫有效实施,扶持1.47万贫困户发展一批特色种养产业,解决1.3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开工8493套,完成全年任务的59.5%,完成投资6.5亿元;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7.84亿元,实施货币化安置400户、“以购代建”208套;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17亿元,开工1493户……
十多年来,崇左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区纠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加强,连续12年实现全国“两会”等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零上访、零非访”工作目标,社会公众安全感排名多年位居全区前列。很多人来到崇左“不想离开”,因为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美”,也因为“在这里有安全感”。(李鸿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