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南路沿线拆迁工地防尘不力
济钢二厂门口以东一片拆迁废墟呈裸露状态。(胡磊 摄)
工业南路路南一拆迁工地防尘措施不完善。(胡磊 摄)
1月4日,新年第一个霾红色预警刚刚解除,即有市民向本报“啄木鸟在行动”专栏反映,在工业南路沿线有处拆迁工地未按要求作业导致扬尘。1月5日,本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工业南路与化纤厂路交界口路段沿线拆迁现场确实存在覆盖不完全等违规现象。
现场 拆迁工地覆盖不完全
5日上午,记者按市民反映的线索来到化纤厂路南口附近,远远即可看到工业南路路南有一处拆迁工地,工地沿工业南路狭长分布,东半部分与工业南路之间有一堵灰色的围墙,墙壁南侧的拆迁废墟上,有绿色的防尘网进行覆盖。工地西端一处高高的废墟堆上,停着3辆挖掘机,其中一辆正在作业。这部分废墟没有覆盖,现场未见洒水降尘设备,也未设置围挡,碎裂的砖块、大块的水泥板、灰白色的尘土以及新鲜的泥土混杂在一起,边缘部分甚至延伸到人行道上。
此处工地东侧,是一条向南通到济钢第二工业区门口的无名道路。在该道路以东、工业南路以南位置,竖立着一圈围墙,墙上写着红色的“拆”字,围墙内还有一片规模更大的拆迁废墟。其中废墟靠近工业南路的北半部分已经覆盖了绿色的防尘网,而靠近第二工业区门口的南半部分则处于裸露状态。
市民 一个月前即已拆除
围墙边一位摆摊的市民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型汽配城,大约一个多月前开始拆除,后来又覆盖了部分纱网,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遗留了南侧部分未覆盖。因位于济钢第二工业区门口,出入车辆不少,刮风时显得很脏。
工地以南济钢二厂宿舍的居民告诉记者,此处原是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济南欧亚男科医院等单位驻地,大约上个月中旬,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贴出通知并搬走,随后这里被拆。因覆盖等防尘措施不完善,“容易出现扬尘不说,这里紧挨工业南路,车来车往,也太难看”,一位市民表示。
规定 拆除后应采取措施防尘
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规定,拆除工程施工前,工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围挡。城市主要干道、景观地区、繁华区域的拆除工程应全封闭,工地周围设置拆除警示标志。拆迁作业时,应辅以持续加压洒水,以抑制扬尘飞散。拆除工程完成后15日内不能开工建设的,应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防止扬尘。
关于该工地的整改情况,本报将继续关注。自2015年11月17日至今持续开设的“啄木鸟在行动”专栏,吸引了大量市民向本报反映情况。欢迎大家继续拨打67976110,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就身边的大气污染问题向本报提供线索。
作者:胡磊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