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工商局建立四个体系构建网络监管新格局

28.11.2016  14:37

  今年以来,济宁市工商局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建立了“组织、职责、监管、技术保障”四个体系,初步搭建了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保障了各项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建立组织体系,实现网监工作全局化

  按照“网络市场监管是全局性工作”的要求,通过印发一系列制度文件等形式,建立了由各级党组、网络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业务机构网络市场监督管理员,等不同层级组成的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全市各县级局基本实现全部建立网监机构,实现了网监工作全局化。在济宁晚报、济宁电视台开辟“红盾维权”专门栏目,广泛宣传网络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告诫网络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提醒网络消费者谨慎购物。今年“双11”前。我局举行了网络购物消费警示新闻发布会,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六类消费陷阱。省市9家新闻媒体做了报道,收到良好效果。会同市经信委、市商务局联合推广使用《济宁市网络平台服务合同》、《济宁市网络商品交易合同》,联合认定了35家市级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支持本地电商企业发展。结合新广告法的实施,组织网监、公平交易、商标广告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医疗网站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清理行动,对全市352家医疗医疗机构的53个网站逐一清理检查,立案查处8件,责令删除违法信息172条,收缴罚没款130多万元。

  二、建立职责体系,实现网监工作一体化

  借鉴安徽省局和兄弟市局做法,建立了纵横清晰的职责体系。先后印发了《全市系统网络市场监管职责分工规定》、《市局机关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职责分工规定》、《关于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实施意见》等通知文件,明确了市局、县级局、工商(市场监管)所三级网络市场监管职责;以及市局机关各业务及相关机构的网络市场监管职责,对各业务条线的监管对象、监管路径、监管方法也作了具体规定。通过建立职责体系,有力统一了各业务条线对一体化监管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各业务条线监管网络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监机构牵头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办公室在报纸、电视开办了专栏;广告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互联网广告清理行动;消保机构建立了处理网络消费纠纷的相关规定;公平交易机构努力提升查处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全市系统查办的网络违法案件数量、罚没金额均比去年同期实现翻番。

  三、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实现网监工作科技化

  依托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开发的网络市场监管服务平台,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认领我市已网络建档的1.9万户网络经营主体,确定应属其监管的网站、网店,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主体数据库。对于网监及业务监管系统均未纳入监管的,通过百度、谷歌等公共搜索引擎,搜索被监管企业的网页、网站。今年,全市系统通过省局监管平台,提前完成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布置的46家非法网络主体清理、983家平台网店核查、1.9家网络经营主体研判建档等项工作。在研判建档中发现赌博网站2家、色情网站1家,均已提请有关机关依法关闭。

  四、建立监管体系,实现网监工作协作化

  建立起以各级网监机构牵头负责、有关机构配合的网络经营主体监管业务线。分别承担网络经营主体建档、非法网络主体清理、第三方网络平台监管;网络市场销售的商品及服务的质量监管;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销售侵权商品等违法行为的监管;采集、录入网络经营主体信息,实现对网络经营主体的信用监管,以及受理解决网络消费者网络购物纠纷,发布网络购物消费警示等工作。同时积极协调网信办、商务局、经信委、公安局、邮政局等部门,切实保障网监工作顺利开展。今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成功端掉一个通过网店销售侵权电动车的窝点,并将涉案人员移交公安机关。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