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薄工资默默捐资助学10余年
06.07.2015 15:51
本文来源: 教育局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孙大文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和“责任”,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要不是看到有媒体报道,我根本无法相信每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竟然默默捐资助学了十多年。”据学校老师介绍,孙大文为人厚道、低调、乐于助人,自2003年起,每月都会向省希望工程捐款100元。虽然100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算多,但他的行为却能为很多贫困学生带来希望。
2006年6月,孙大文得知东平县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求学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这个学生继续他的求学之路。随后,他每个学期都会寄去几百元,直至该学生顺利毕业。与此同时,在了解到国家设置“圆梦工程”捐助活动后,他又每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节省出1000元来进行捐助,希望能为更多的孩子圆上学梦。
2011年,济阳县又有贫困学生上学难的消息传入他的耳中,这个家庭共有姐弟三人,分别为高中生、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家庭的贫困让他们面临辍学的窘境。于是,善良的孙大文开始转向一对一捐助,连续几年为这个家庭捐助学费,每年200元至1000元不等。
除了捐资助学以外,从2005年开始,孙大文还曾多次捐款帮助过很多家庭贫困的病人,其中包括两名患白血病的儿童、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一对患有脑瘫的双胞胎、一位有先天脚畸型的儿童以及中毒儿童等,捐款合计金额逾万元。
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其实,孙大文并不富裕,对于他的行为,很多人在深感敬佩的同时,也表示困惑:是什么支撑让他坚持这么多年?他的回答却很朴实:“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我们不可能有纵横捭阖之治国之才,也不可能有英雄泣血的壮举,但我们都有一颗向善之心。虽不能兼济天下,却可以独善其身。一个‘人’字由相互支撑来构成,让我们用爱、用善良来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捐款的原因,也是支撑我多年捐助的精神支柱。”(本报记者 梁菲菲 通讯员 徐秀燕)
本文来源: 教育局
06.07.2015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