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6.7%左右的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
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尚在筑底,当前6.7%左右的实际增速应该是低于潜在增速的;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满足,但还取决于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如果改革和调整能够顺利实现,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可观。
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由2015年的6.9%进一步下滑到6.7%,创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新低。投资增速的下滑仍是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尽管相对于2015年全年1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升,但与2015年同期的13.5%的增速相比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不同之处在于,去年投资下滑的主因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而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下滑则主要来自于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滑,房地产投资的回升反而成为对冲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主要力量。从外贸形势来看,今年1-5月,按美元计,我国出口同比下降-7.3%,进口同比下降-10.3%,尽管进出口增速仍然波动较大、外贸形势依然扑朔迷离,但总体而言,进出口降幅有收窄的趋势,外贸形势逐步改善。从工业增速来看,从3月到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稳定在6.0%及以上;制造业PMI指数也连续三个月稳定在50.1及以上,这表明工业生产有企稳的迹象。从反映物价水平的CPI和PPI来看,今年以来,CPI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尽管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贡献了较大的CPI涨幅,但其他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也有一定程度回升;PPI同比降幅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影响持续收窄,相比于2015年-5.2%的同比增速,2016年5月PPI同比降幅已经收窄至-2.8%,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结构性通缩区间。“我们测算了刨除金融行业增加值之外的中国实体经济增速,结果表明,中国实体经济增速已经由去年前三季度的6.3%逐步回升到今年一季度的6.5%,尽管实体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不能表明中国经济整体企稳回升,但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经济的下行态势在逐步趋稳触底。”李稻葵说。
李稻葵直言,经济筑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仍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就国内而言,企业债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过剩产能问题也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被屡屡提及。放眼国际,美联储加息靴子尚未落地,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在萎缩,英国退欧、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亦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也须谨慎应对。
越是面临复杂的环境,越要有精确的判断和谨慎的应对。“我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上述风险。一方面,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债务偿付能力,过剩产能领域就业规模不大,因此有条件完成去杠杆、去产能的任务。另一方面,国际主要经济体较为稳健,历史经验表明联储加息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可控,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预期较为稳定。因此,只要有效化解国内的各种矛盾,中国经济就可平稳筑底。”
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满足,但还取决于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如果改革和调整能够顺利实现,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可观。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经济在未来10-15年仍将具备7%或以上增速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