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加强教体合作推动校园足球工作持续发展
青岛市拥有雄厚的群众足球基础和浓厚的足球氛围,青少年们参与足球运动的愿望强烈。2007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普及校园足球为目标的“校园阳光足球计划”,建立了政府主导、教育体育合作、学校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推动了校园足球工作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100所,在校参与足球活动的青少年约6万人。在全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足球项目比赛中,我市小学、初中、高中各组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一、政府主导,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对推进校园足球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亲自召集足球工作座谈会,强调足球运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推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促进青岛足球运动早日振兴。全市形成了由市教育、体育等部门统筹,区市教育体育部门和特色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三级校园足球工作网络。坚持将政策建设作为校园足球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经市政府同意印发的《关于加强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明确提出要“在全市中小学建立300所左右的足球试验校, 并通过招生政策畅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2.强化经费保障。市政府统筹国家校园足球拨款和本级体育、教育经费,每年拨付专项资金300余万元用于“校园足球”赛事举办和相关奖励等工作。同时,引导区市设立校园足球工作专项经费,加强校内足球场等建设;利用社区建设等经费,建设社区运动公园,配建标准化足球场,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还通过吸引企业投资、为足球特色学校球队冠名等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二、创新载体,探索校园足球推广有效模式
1. 坚持两个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注重将校园足球推广与阳光体育运动统筹结合,在全市倡导“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理念,指导中小学开展足球操、足球游戏等大课间活动,让足球活动成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课程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鼓励学校自主开发足球校本教材,成立足球社团,举办校园足球节系列活动,设置校园足球文化墙,将足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1/3的区市在特色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足球体育课,定期举办校园足球节,有的区市和学校还开通校园足球微博、建成校园足球网站,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足球、喜爱足球。
2.坚持三级联动,建立校园足球青少年竞赛体系。以“市长杯”比赛为龙头,市、区市、学校联动,构建“市长杯”“区长杯”“校长杯”三级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促进群众性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1990年以来我市已举办24届青岛市“市长杯”中小学生足球比赛,每年各级足球赛事场次达1000余场。
三、多元合作,提升校园足球工作水平
1. 建立评估机制,加强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自2010年起市教育、体育部门制发足球特色学校评估标准,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及动态管理机制。各区市均制定《校园足球推广活动考核评价标准》,对学校开展足球教学、业余训练、足球竞赛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加大在教育督导评估中的权重,强化校园足球推广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由2010年的46所增加至100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1/10。
2.汇集多方资源,加强足球教练队伍建设。将校园足球教练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作为提升校园足球水平的重点,自2011年起每年组织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和体育教师培训,目前中小学足球教练员3人拥有B级资格证书、190人拥有C、D级证书。同时,建立外聘专业教练员机制,由青岛中能、海牛等7家足球俱乐部出资,聘请专业教练员参与足球特色学校教育和训练工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服务。(青岛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