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启动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计划 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支“三农”工作队伍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本报记者 吕传泉 摄)
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提升我市农村人才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今年,我市将启动新时期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计划,认定一批高级、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服务型和公共管理型农业从业者,真正形成有济南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致富带头让周边群众共同富裕
农村人才作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具有带动效应。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引领着一方群众或规模种养,或创办企业,或闯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打拼,在广阔的农村大舞台上施展,不少人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平阴县的刘孟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的中药材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常年种植品种达上百种,成为知名的中药“百草园”,被认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立泰山茶业科技公司是由农村实用人才董庆国创立的,他在长清区推广“适合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的茶树栽培技术”,压低茶树高度,使之成为“密植矮化”茶园,为北方茶叶生产提供了经验。另外还有南湖玉露的牛宗江等,都为我市的茶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孟建、董庆国是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的杰出代表。这些农村人才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群众,学会了的群众,又传授给其他群众,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以最低的成本将科技最大限度地普及到千家万户,在知识与技术快速传播的同时,群众的观念得到了有效的更新转变,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富裕没有多大意义,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才有意义。”
教育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重大战略,更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市农广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为进一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市农广校不断拓宽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模式,全方位实施济南市新型职业农民“1234”培训工程(“1234”分别代表高等层次、中等层次、初等层次、技能型职业农民)。去年7月3日至7日,市农广校组织市属各县区105人赴南京市举办高等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这也是近两年来该校按照我市新型职业农民“1234”培训工程方案部署,组织的第14期专题培训。
“市农广校在培训的课程设置上下了大功夫,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通过培训,不仅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济南市历城区观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颜丙国说道。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参训人员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正如学员们所述,为避免盲目办班导致供需错位、学用脱节、吸引力差等问题,市农广校着眼于用实功、办实训、求实效,本着“需啥补啥、务实管用”的原则,坚持“先摸底、再办班”,确定培训主题、对象、师资等精确定位,真正做到育农所需。
作者:钱堃   网络编辑: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