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助推民生公交发展

05.06.2015  11:43

一是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公交车。 将公交车辆更新补助纳入年初预算,重点安排。2012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20500万元,支持购置更新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城市公交车843辆,淘汰611辆黄标及老旧公交车,清洁能源公交车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22%提高到90%,极大地改善了市民乘车环境,减少了污染排放。

二是加快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改造。 市财政补助5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3800万元,先后建设完成了江家寨等5个公交枢纽站、停保场、首末站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东部滨海新城公交中心站一期目前也已动工建设。公交场站投入使用后,公交车辆的进场率将达到100%,有效解决以往部分公交车夜间“睡马路”问题。同时,投资300万元,新建国标公交候车亭48座,更新公交站牌480个、候车座椅119个,进一步改善市民候车环境。

三是着力加强公交智能化投资建设。 投资2000万元,完成智能公交调度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智能化公交线路、智能化公交车比重均达到93%以上,实现了车辆GPS定位、自动语言报站应用,同时提供公交车次、运行位置、到站时间、导换乘信息查询、到站提醒和最优公交路线推荐等智能化服务,日均访问量超过3万人次,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为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乘车需求,2015年,将在市区主干道安装100个电子站牌,市民候车时可直接获取乘车信息,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四是全面实施市域公交一体化布局。 市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000万元,支持对社会客运车辆进行集约化改造,将分散在个人手里的68部公交车辆的经营权收回,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为市域公交一体化布局的实施创造条件。支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6条,新开通空调大站快线4条,实现中心区与开发区、郊区组团间的快速公交联系。适时开通旅游观光巴士线路,填补公交市区游空白。

五是积极推动城市公交服务管理创新。 不断扩大公益惠民覆盖范围,自2015年起,将老年人免费乘车范围扩大到65岁,60-64岁老年人实行半价乘车,由此造成的政策性亏损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指导公交集团抓安全、促服务,先后开展了“驾驶员星级品牌服务”、“文化车厢”、“公交便民进社区”以及争创“文明线路”、“文明示范岗”等活动,公交服务的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