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水县抓主抓重推进林业建设
为切实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和林业生态建设,沂水县林业局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主动作为,切实担当起建设绿水青山重任,履行兴林护绿之责。面对繁重的林业生产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任务,为进一步拓宽造林绿化空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谋划林业长远发展的同时,狠抓当前工作,尤其是不误林时,按照时间节点,做到抓主抓重推进林业建设。
一、发展生态林业,实施增绿工程
一是树立生态思维,做好造林与生态融合文章。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快荒山绿化,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改善,全力建设”绿色沂水”、“生态沂水”,2015年共完成各项造林4.87万亩。
二是树立景观思维,做好生态与景观融合文章。随着工程造林的不断深入,造林绿化工作重点由单一的荒山绿化逐步向“山体彩化”转变,本着生态景观设计原则,按照“街景、路景、河景、山景”的不同景观要求,抓好“城乡驻地、沿路、水域、山体”四大造林彩化工程试点。共实施彩化工程2.1万亩。栽植观叶、观花、观果树种,提升绿化美化档次和水平,努力实现三季有花、三季彩叶、三季见果、四季常绿”的绿化美化效果,为“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三是树立效益思维,做好生态与经济融合文章。本着经济林生态化、生态林经济化的原则,把造林绿化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引导荒山资源向大户集中,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二、强化保护管理,促进成果提升
一是以林政科为核心,组建了30人的林政执法队伍,分成六个执法中队,配合森林公安在全县范围内定期轮流执法,打击违法采挖、滥伐、盗伐等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以防火中心为骨架,组建了60人的专业消防队伍,与乡镇应急队员上下联动,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为主体、以半专业和应急队伍为补充的森林消防队伍体系。
三是以乡镇林业站为支撑,组建了一支803名护林员队伍,提高森林资源的管护水平和森林火灾预警能力。对全县公益林进行整合划片后,每500-1000亩林地配备一名护林员,护林员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
三、做强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重点培育和扶持木本粮油和绿化苗木花卉等产业,利用“互联网+”开拓林业生产加工销售市场,实现林业提质增效和兴林富民目标,努力建成林业生态强县。
一是抓种苗花卉产业。以花卉园区为发展方向,加大特色基地和专业市场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以地栽桂花、北海道黄杨、扶芳藤等为主的北方常绿花木。全县累计发展苗木花卉10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1万亩,初步形成了基地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苗木花卉规模式发展新格局。
二是突出抓好林业现代园区建设。以实现高效、富民、生态、休闲为目标,以建设园区林业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加大投入为保障,通过土地流转,扩规模、调结构、保增效,着力打造10万亩核桃、板栗、苹果、樱桃等精品果园示范基地。
三是木业产业发展。围绕“沂、沭、浯、梓”四河流域,沂60万亩杨树丰产林为依托,大力发展板材产业,目前,以东红公路两侧为中心培植规模以上的板材企业34家,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7万人,板材产业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沂水县主导特色产业之一。
四是抓林下经济。以发展“林菌”“林禽”“林药”为重点,扶持引导林下经济发展,培育出一批不同经济类型的林下经济示范园区。目前,全县共发展林下经济5.6万亩,年可实现产值2.8亿元。
五是抓森林生态旅游。依托各类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经济林基地资源优势,按季节陆续举办桃花节、采摘节、桂花节等节庆活动,全力塑造沂水“沂河之滨最美乡村”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