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积极创新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2014年,威海市成为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第五批试点城市。2016年10月建成后的追溯体系全面上线运行,共纳入种植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等7类子系统共计346个节点,每月向中央平台稳定报送数据80余万条。2017年1月,试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综合得分284.8分,在全国已验收城市中排名第一。
一、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威海市政府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区市及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区市和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商务部门牵头,在建成技术体系的同时,还出台了同追溯体系建设相关的资产管理、系统运行、考核管理等配套制度,为追溯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进行平台开放对接。威海市先后将肉菜追溯管理平台与多部门建成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水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畜产品、进口商品等追溯管理平台进行对接整合,构建“威海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管理平台”基础框架。与第三方云服务平台“追溯宝”合作,将蔬菜、水果、茶叶、西洋参等150多个种植基地纳入追溯体系,初步实现食品农产品安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协会自建牡蛎、豆腐追溯系统,促进公益性和市场化两类追溯平台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威海市肉菜流通溯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相关部门平台,破除了信息无法互通共享的运行和技术障碍,开创了平台通联整合与部门分工合作的新局面。同时,通过明确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程监管与服务责任清单,不仅提高了追溯监管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立足地方实际,创新特色建设模式。从源头着手,把蔬菜、水果等种养基地纳入追溯范围,将生产信息和流通信息相对接,实现追溯链条全覆盖。从流通渠道着手,将全市所有屠宰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全部纳入追溯体系,实现关键节点全覆盖。从区域着手,在主城区和所辖区市全面推进追溯体系建设,使追溯网络遍及全市城乡,实现追溯网络市域全覆盖。从追溯品类着手,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家家悦集团,积极拓展追溯品类,从肉类、蔬菜推广到水果、水产等1200多个品类,实现生鲜商品整体可追溯。
四、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将产品追溯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有效保障了供给质量、优化了供给环境,为供给侧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节点企业通过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农产品流通的提质增效,营造了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实现了安全、绿色、品质消费的有效供给。把追溯管理服务作为新动力,积极发挥家家悦等龙头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主体的组织管理作用,形成重要产品产业链支撑、品类商品供应链支撑的主渠道保障网点体系。家家悦集团通过开展基地直采、农超对接和全程冷链物流,进一步强化追溯管理功能,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建立了完善的品质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追溯系统,同时在零售店内建立了各环节追溯信息推送式显示终端,并支持消费者使用小票查询、手机扫码查询,提高了企业商誉和商品安全的可信度,起到了引导客户放心消费的作用,并对未建立追溯体系的同行起到了竞争倒逼和技术示范作用,形成了品质保障与引导消费新机制。
五、建立全方位追溯网络,开创行业自律新局面。2017年底,威海市地方特色产品(海参)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将以“全程追溯+品牌建设+绿色供应链”为项目推进方式,不断提高行业自律、市场监管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全部通过考核验收、老字号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也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由此,威海市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市域、打通产业链、覆盖多品种、数据电子化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网络。目前,威海市初步形成以连锁零售企业家家悦为龙头的流通主导、以海参生产企业和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为龙头的生产主导、以西洋参研发加工企业为龙头的服务主导和以全程作业技术管控企业为龙头的平台主导四种企业自律雏形,从而使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与各类监督有了明确的“抓手”。
六、以点带面,形成三大流通新机制。一是形成了品牌化建设的新机制。重点打造了区域、企业、产品等三类品牌,追溯管理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品牌塑造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拉动品质消费和诚信经商的重要动力。金颐阳药业有限公司作为西洋参龙头企业,通过建设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管控追溯系统,既提升了自身品牌价值,也为塑造文登西洋参品牌、带动西洋参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形成了创造价值的新机制。批发市场电子结算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制高点和关键点,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威海市商业银行合作,以创造价值、各方共享为原则,将结算、收费与追溯融为一体,开发自助式电子结算服务模式,既杜绝了人工收费的“跑冒滴漏”,还可年增收入200万元以上。由于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都从中提高了效率或增加了效益,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追溯的积极性。三是形成了保障消费安全的倒逼机制。追溯体系的建设运行,提高了经营主体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市已有80%以上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实现了原产地追溯,所有合作社和生产大户均建立了生产过程电子档案,为农产品建立了信息身份证;纳入追溯体系的生产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配送中心等流通节点全部建立了食用农产品检测室,检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8%以上,形成了追溯管理责任链,为保障消费安全筑牢了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