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市长代表团来鲁探寻一战华工足迹
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市长代表团一行11人到访山东省侨办,就山东一战华工情况进行座谈交流。
中国山东网12月21日讯 近日,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市长代表团一行11人到访山东省侨办,就山东一战华工情况进行座谈交流,并向一战华工后裔赠送纪念牌匾。山东省侨办副主任吴冠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对他们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山东侨务工作开展情况。山东华侨会馆主任邢红霞介绍了山东一战华工的相关情况。
山东省侨办副主任吴冠主持座谈会。
吴冠在座谈会上向客人介绍了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山东是经济、文化、人口和侨务大省,山东经济在中国各省中位居第三位,文化积淀深厚,侨务资源丰富。目前,山东省拥有侨资企业6129家,投资总额达600多亿美元。他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加强与弗拉芒大区的合作交流,挖掘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潜能,实现互利共赢。
波普林格市市长克里斯托夫·德雅盖介绍一战时期华工在比利时的情况。
波普林格市市长克里斯托夫·德雅盖介绍一战时期华工在比利时的情况,德雅盖说,一战时期,中国向欧洲西线战场输送了14万华工,约有1.2万华工被部署在西弗兰德省的波普林格和伊珀尔,他们为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近年来,比利时开展了系列纪念华工活动,包括确定布思本村13名在德军空袭中惨烈遇难的华工身份、举办纪念一战华工展览、为华工建造纪念雕像等。德雅盖表示,华工不畏艰辛和牺牲,为捍卫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西方国家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山东华侨会馆主任邢红霞作题为《从山东到西弗兰德》的专题交流。
山东华侨会馆主任邢红霞作了题为《从山东到西弗兰德》的专题交流,介绍了山东一战华工在比利时战场的经历和贡献,以及近年来山东开展的相关纪念活动,包括2014年5月,由国侨办主办、山东省侨办承办的《一战华工在欧洲》资料图片展在西弗兰德省省府布鲁日举办;山东华侨会馆协助加拿大稀土影视公司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一战华工纪录片《潜龙之殇:一战中的华工军团》,寻访华工后裔,并把《一战华工在欧洲》图片资料展作为常设展览等。她表示,明年是一战结束100周年,山东省相关部门和山东华侨会馆将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计划到欧洲举办一战华工图片展、邀请华工后裔前往扫墓、编辑口述历史等。
德雅盖市长向一战华工后裔赠送纪念牌匾。
德雅盖市长将一战华工纪念牌匾授予山东淄博籍华工孙干的后人孙光隆,希望缅怀逝者,续写中比两国深情厚谊。孙光隆介绍说,他的爷爷孙干百年前奔赴欧洲,亲历一战西线战场,写下《欧战华工笔记》、《世界大战战场见闻记》两本日记,真实记录了一战的惨烈、华工的艰辛、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华工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等。《孙干日记》共计8万多字,成为研究一战和华工历史的珍贵资料。
背景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等国从中国招募的14万名华工中来自山东的华工就超过8万人,有1.2万名华工被部署在比利时西弗兰德省的波普林格和伊珀尔英军基地。华工主要从事挖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助、战地通信、掘埋尸体、装卸给养、修筑铁路公路桥梁甚至扫雷等危险工作,还参与了战后城市的重建。1917年11月15日,德军轰炸位于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的一个英军营地,13名来自山东的华工全部遇难,史称“布思本事件”。
战后,约有11万华工陆续被遣送回国,有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大约有2万名华工埋骨他乡。据了解,法国和比利时有华工公墓69处,安葬了1874名华工,其中欧洲最大一战华工墓地——诺耶华工墓园安葬了842位华工,隆格奈斯英军公墓安葬了89位华工,吕曼盖姆华工墓地安葬了75名华工。这些华工绝大多数来自山东。
华工赴欧经历了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再现一战华工历史,纪念华工的贡献,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政府、社团以及公益机构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比利时伊珀尔市一战博物馆举办了“以铲代枪——中国劳工纪念展”,修建了中国劳工纪念园。今年11月15日,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与波普林格市政府在该市“布思本村轰炸旧址”隆重举办一战华工纪念群雕揭幕仪式。驻比利时大使曲星、波普林格市长德雅盖共同为雕像揭幕。
法国在1988年一战结束70周年之际,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文献,向客居异乡的两位华工吕虎臣和曾广培颁授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镶立华工纪念铜牌。1998年,法国政府在巴黎13区华人城的街心公园竖起了一座纪念碑,刻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碑文。2014年,法国政府和旅法华社举行高规格公祭仪式,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参加,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了纪念活动。今年12月10日,一战华工纪念碑在法国北方的阿拉斯市中心花园竖立,法国北大区与中国友谊合作协会、法国山东同乡会等协会代表参加了当天的仪式,共同缅怀一战华工所作的贡献。
英国子午社争取了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资金支持,制作了华工后裔口述历史纪录片《华工--不可忘却的面孔》, 今明两年将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各种学会、协会、高等学校放映,在伦敦、利物浦、普利茅斯、福克斯通四个地方的博物馆举行华工影像展览,建立纪念华工专题网站等。英国华人社会论坛7月在英国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为期2个月一战华工展览,出版了《中国劳工团队》一书,广泛发动各界捐款建立华工纪念碑。今年11月12日,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播出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纪录片展示一战华工信件、日记和文件,并从华工后代和历史学家的口中追忆这段历史。这是英国主流媒体首次制作纪录片回顾这段历史,肯定华工对一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