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4至5月16市均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受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曾出现反弹。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二季度以来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4月、5月全省16市均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细颗粒物(PM2.5)方面,4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5月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两个月PM2.5浓度最好的城市均为威海市,最差的城市4月为济宁市,5月为临沂市。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方面,4月平均为73.3%,同比增加10.0个百分点,优良率最好的城市是烟台市,最差的城市是济宁市。5月优良率平均为50.0%,同比减少18.9个百分点,优良率最好的城市是青岛市,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值得关注的是,5月我省15市优良率出现同比减少,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威海市,为54.8个百分点。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张金智介绍,臭氧指标较高是引起优良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月平均为4.77,同比下降8.8%,综合指数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5月平均为4.50,同比上升0.9%,综合指数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临沂市。
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4月平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8%;5月平均浓度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二氧化硫(SO2)4月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5月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7%。二氧化氮(NO2)4月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5月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张金智介绍,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从5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区域城市开展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截至6月23日,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组共发现“2+26”城市问题2058个,涉及我省7个通道城市216个,占比为10.5%,其中滨州61个、德州33个、菏泽33个、济南30个、淄博30个、聊城17个、济宁12个;曝光“2+26”城市典型案件23个,涉及我省7个通道城市3个,占比为13.0%,其中淄博2个、德州1个。
我省发现问题主要类型共9类:物料堆场扬尘管理问题,施工工地扬尘管理问题,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焚烧垃圾或秸秆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要求,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其他诸如应淘汰燃煤锅炉、排污口不规范、“散乱污”企业、超标排污、未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要求、拒绝检查等问题。
截至目前,我省发现问题已整改完成189个,整改完成率为87.5%。其中,济宁、德州、菏泽整改完成率均为100%,聊城整改完成率为94.1%,淄博整改完成率为90%,济南整改完成率为80%,滨州整改完成率为72.1%。涉及我省3个典型案件已全部完成整改。
相关新闻
我省通报1至5月水环境质量状况 9个地表水断面均值水质未达标
今天(6月27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5月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1-5月全省共有9个地表水断面均值水质未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16市中枣庄、济宁2市水质优良水体比例未达到年度目标,潍坊市劣Ⅴ类水体控制比例未达到年度目标。
地表水方面,1-5月份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有51个水质为优良(Ⅰ-Ⅲ类),占61.4%,达到并优于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不低于57.8%),优于去年同期6.0个百分点;有2个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占2.4%,达到并优于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不高于3.6%),优于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16市中,枣庄、济宁2市水质优良水体比例未达到年度目标,青岛、德州、聊城3市优于目标要求;潍坊市劣Ⅴ类水体控制比例未达到年度目标,济南、聊城2市优于目标要求。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袁成金介绍,全省共有9个地表水断面均值水质未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其中,国控断面5个,分别是枣庄市的城郭河群乐桥(责任地区滕州市)、峄城沙河贾庄闸(责任地区市中区、峄城区)、新薛河入湖口(责任地区滕州市),潍坊市的白浪河柳疃桥(责任地区奎文区、潍城区、经开区、寒亭区),济宁市的洙水河105公路桥(责任地区嘉祥县);省控断面4个,分别是青岛市的泽河泽河桥(责任地区平度市),滨州市的秦口河下洼闸(责任地区惠民县、阳信县、沾化区),潍坊市的胶莱河潍石桥(责任地区高密市),枣庄市的薛城小沙河彭口闸(责任地区薛城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