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在济南开幕
2015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召开
中国山东网10月20日讯 (记者 王晔)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报告文学创作,10月20日至22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和山东省作家协会在济南联合召开2015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中国作协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领导、山东省作协驻会领导班子及主席团各成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告文学作家200多人参加会议。20日上午大会在济南南郊宾馆蓝色大厅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胜友,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姜铁军,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分别致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出席会议。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介绍了山东省作协工作和全省报告文学创作情况。会议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主持。
何建明在致辞中对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对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要求与会的报告文学作家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文艺和人民的密切关系,提高使命意识,端正文艺作风,更好地把握报告文学的特性,积极切近现实生活,认准方向,增强定力,促进报告文学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他表示,下一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将打造“千人队伍、百名强将”,进一步加强报告文学人才队伍建设。
张胜友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全国报告文学作家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贴近现实,勇于担当,创作出许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佳作,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报告文学作家们要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火热的生活中开阔文学视野,激发创作灵感,牢记总书记所说的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努力创作出更多经得起人民评论、专家评价、社会检验的好作品。
姜铁军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委托,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作家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领导、作家介绍了山东的基本情况,并对山东的报告文学创作和作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山东有着很好的报告文学创作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作家群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雄厚的文学实力,在文坛上树立了“文学鲁军”的形象,其中报告文学作家是一支重要的创作劲旅。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作协紧紧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培养优秀作家、促进精品创作的工作机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为山东赢得了荣誉。
张炜代表山东省作协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作家表示热烈欢迎,祝愿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再上新台阶。
杨学锋代表山东省作协介绍了山东作协和文学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对山东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作了简要回顾,总结了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作协加强报告文学工作、促进报告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的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的报告文学创作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了许多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品,如李延国的《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李存葆、王光明的《沂蒙九章》,牟崇光、桑恒昌的《爱的暖流》,贾鲁生、王光明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彭雁华、彭雁平的《蒙山沂水》,郭慎娟的《知识的罪与罚》,郭保林的《高原雪魂——孔繁森》、高胜历的《东部热土》等。他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作协紧紧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文学精品激励机制、重点选题策划机制、重点作品扶持机制、作家深入生活长效机制、签约作家培养机制、青年作家培训机制、专家咨询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培养优秀作家、促进精品创作的工作机制,通过认真做好报告文学重点选题策划、努力打造报告文学精品、加强对报告文学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报告文学重点选题的扶持、建立完善报告文学创作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报告文学作家深入生活、加强报告文学作品研讨推介等有效措施,山东的报告文学事业焕发出新的青春,再次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品数量不断增多、创作题材不断拓展、艺术品质不断提高、作品影响不断扩大,铁流、徐锦庚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和《国家记忆》分别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
据了解,为期三天的会议当中,将举办多场次报告文学论坛和自由论坛,进行专家、作家交流发言和开展采风活动,为全国广大报告文学作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提供好的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