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寻踪2600年前的中国古长城

05.10.2016  21:39

  新华社济南10月4日电(记者萧海川、孙晓辉)从山海关至嘉峪关勾连一线的万里长城,因其巍峨雄伟闻名于世。但这条主体完工于明清时期的长城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中国东部省份山东,一条历经2600多年风雨的长城遗迹,至今仍横亘于河海之间。

  从月季山山脚至山顶十几分钟的车程,27岁的张哲早已谙熟于心。从2015年7月起,土生土长的他成为一名长城保护员,山顶近千米的长城遗址是他的责任区。这段长城遗址,官方名字是“齐长城遗址(月季山东坡段)”。因为临近张哲所在的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大下庄,又被人们口头称作“大下庄段”。

  记者看到,沿着山脊线,一条隆起于地面的夯土层顺着山势绵延逶迤。夯土层的宽度与双向两车道的马路相似,高度则接近于成年人的腰部。夯土层中间略高、两侧略低,表面是碎石沙土和绿油油的矮草,两边是石砌的护坡。

  “每天都要上来走一圈,天气好的时候,有时还带着3岁的孩子一起来。”张哲说,自己平常最怕有人在山顶野蛮施工或是在这里刨土取石。保护长城是庄里的传统,给护坡垒上几块石头更是随手的事。

  这里只是齐长城的一小部分。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是如今山东半岛上颇具影响力的两个诸侯国。当时两国之间纷争不断。国力更为雄厚的齐国,沿着国境线修筑起一道蜿蜒的防御工事,也就有了今天的“齐长城遗址”。

  现在的齐长城,从黄海之滨的青岛黄岛区延伸至黄河之畔的济南长清区,全长600多公里。它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认为首开长城建筑史的先河。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我们对大下庄段齐长城进行抢救性修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当时部分遗址已湮没在周围的植被中。”黄岛区博物馆副馆长王占营说,齐长城的修缮依据考古发现,石砌护坡只允许使用传统手工干砌工艺,不能用一丁点现代的粘合剂。

  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准备得再周全也很难一帆风顺。王占营记得最初考古勘探,只发现了夯土层,结果实际施工中在夯土层边缘又发现了人工砌石的痕迹。只得临时停工修改方案,整体工程推迟3个月才正式开工。

  “毕竟谁都没见过齐长城最初的形制,更不能凭着想象力来修缮遗址。这段遗址看上去平淡无奇,但的确是最大程度保持了原样。”王占营说,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黄岛区30多公里的齐长城遗址,有些地段仅在山岭林间留下一道浅痕,当地老百姓主动就地垒上青石,标明这里曾是齐长城的一部分。

  位于月季山东面的鹁鸽山,则留有齐长城的另一种面貌。鹁鸽山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上植被茂密,树下是软如海绵的松针。往山顶走,脚边出现越来越多垒砌的石块,底部的石块已被松针与沙土掩盖。翻过山顶,在一块巨石附近,小半堵砖墙出现在眼前。

  59岁的长城保护员赵清乐说,这堵砖墙若隐若现向西游走。在这座多石的山上,至今仍发现不少巨石卧在林间,有些石头留有明显的人工凿取痕迹。

  “齐长城历经时光的打磨,这也成为它自身价值的一部分。”黄岛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厉建省认为,能将前人留下的古迹更好地传给后人,文物工作者们的付出也就有了回报。

  “我想着,以后孩子懂事了,我会告诉小家伙,你看到的齐长城,跟爸爸年轻时看到的一样。”张哲这样告诉记者。(完)

        编辑:郭莹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