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义包工头”:自掏腰包还清35年前百位工人欠薪
2月14日,大年初七,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6组,年味正浓。这两天里,68岁的龙德康家格外热闹,来客络绎不绝。龙德康喜笑颜开,登门者多是古稀老者,每人在签上名后,都能领到一笔钱。钱不多,200元至500多元不等。
这是一笔跨越了35年的“良心债”,欠钱者喻克伦是他们的老乡。
35年前,喻克伦带着他们70多人到贵州、广西修桥筑路,本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却不想连做几个工地都没拿到工钱,大伙们却饱经风雨。
捏着这些钱,见到白发苍苍的昔日工友,回味那些艰难的岁月,老人们嘘唏不已,这钱虽不是天上掉馅饼,却是他们35年前汗水与情谊的见证。
已经67岁的喻克伦也释然了,“虽然只有4万块钱,却是我的满腔情义。现在,我35年的遗憾终于了却了。”
【还钱】
意外者:快忘了的工钱,35年后拿到了
14日上午见到华西都市报记者时,尽管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天,龙德康还没能从最初的惊喜中恢复过来。“到现在想起来,都还是像做梦一样。”龙德康说,他是2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见到喻克伦的,在仁寿县曹家镇大堰村的刘家沟,那里距离石马村6组约2公里,是龙德康的老家,也是喻克伦妻子的老家。
在此之前,龙德康于2月3日接到过喻克伦的电话。“他说要回来把账了了。”龙德康说,当时听到这句话时,他的脑子“嗡”的一片空白,那是一笔35年前的旧账,连他自己都快要忘记。回过神来后,他问喻克伦准备怎么还,对方问他有没有银行卡,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喻克伦沉默了一下,说:“那就过年回来时再还。”
那天挂断电话后,龙德康没敢给人提这个事,35年的债咋可能说还就还,万一对方只是心血来潮说说而已呢?直到12日上午,确定所言非虚后,龙德康才通知了其他人。大家在喻克伦妻子的老家相见后,喻克伦当场拿出了现金。“反让我们有点不好意思。”龙德康想了半天,不知如何形容当时的感受,“那天气氛很好,中午大家都喝了酒。”
知情者:账目保存多年,这次终于兑现
与龙德康不同,已经70岁的胡玉琪,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并且也相信这一天会来。
胡玉琪的家,在眉山市仁寿县始建镇营山村5组,那里也是喻克伦本人的老家。“最近三四年,喻克伦每次回仁寿,都要来看我,都提了结账的事情。”胡玉琪说,但彼时话语间更多的是无奈。
直到2月9日下午4点多,胡玉琪正在家里看电视,喻克伦又敲响了他的家门。“来就喊我把账本子抱出来。”胡玉琪知道,这一次喻克伦动真格了,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的账本。胡玉琪和喻克伦是“帽根儿朋友”,上过初中有点文化,当年受托管理一些账目。后来虽然几经辗转,胡玉琪一直将手中的账目保存着,“我一直相信,肯定有一天会用上”。
还钱者:涉及人数近百,总共还了4万元
说是账本,不过是4张油腻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姓名、金额。其中,最多的一张上有51个人,金额是8252.09元。“那只是其中一部分。”2月14日晚,已经返回贵州水城县的喻克伦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2月8日早上8点08分从贵州水城县出发,2月9日上午赶回到了仁寿,一回来就到处找人还钱,见到债主就马上还上。
“从2月9日一直还到12日。”喻克伦说,有的是打电话通知,有的是请人带信。几天下来,他当面付了四五十个人的工钱。还有些人他不熟悉,便委托了几个代理人帮他转交,龙德康和胡玉琪就是他的代理人。喻克伦统计了一下,总共付了约4万元,涉及人数有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