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5年“十个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5年,潍坊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繁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有效整合全市各类文化宣传教育资源,策划组织实施“潍水记忆”工程,大力开展“十个一”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扎根群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建好一个数字化潍水文化宣传、展示、交流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将潍坊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使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捷、清晰、全方位地感受潍水文化遗产魅力。
二是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非遗传习中心。在全市建设31个集展览展示、技艺传授,讲座培训的非遗传习中心,并向群众免费开放,推动非遗传承弘扬。
三是规划建设好一批民办、行业、乡村记忆博物馆。出台促进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推动成立一批各具特色民办、行业博物馆,完善全市博物馆体系,丰富展览内容。探索建立一批以展示优秀乡土文化、地方特色乡愁的传统村落、乡村(社区)博物馆,承载乡俗民情,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四是创作一批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文艺精品。鼓励引导文艺创作者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中国梦为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并搬上舞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教化育人、引领风尚、扶正祛邪、培育人心。
五是培养一批专家型乡土文化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内生造血机制,在全市开展“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挑选文化各门类精英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打造一批业务精通、留得住、用的来的本土实用专家型优秀专业人才。
六是编辑出版一套普及性潍水文化丛书。对潍坊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文物古迹、名人名家、爱国主义经典等进行梳理,编印一套普及型、教育性丛书,充实市县乡村各级图书馆、农家书屋,并向校园推广,全力营造学潍坊历史、知潍水文化、以潍坊为豪的社会氛围。
七是推出一批潍水文化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对潍水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概念和内容上,从蕴含的价值理念上,从对中华文化和齐鲁文化的贡献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挖掘阐发,加快构建独立的潍水文化体系。
八是策划举办一系列专题历史文化展览。在市县两级公共博物馆举办专题历史文化展,向群众展示当地风土人情、社会礼俗、特色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的过程,对人民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
九是办好一个潍水文化讲坛。以传播先进文化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邀请国内、省内的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定期在市图书馆举办高端学术讲座,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扩大潍水文化的影响力。
十是建设好一批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通过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的模式,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等文化活动,加强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全市基层农村社区推广乡村儒学讲堂,用通俗易通、简洁朴素的语言向村民讲授儒学知识、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现代文明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