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0年历史祠堂疏于管理 成流浪人员居住地
03.06.2015 14:40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拥有近200年历史的白山社区罗屋祠堂,因产权分配、改造意见不一致等原因成了危房。由于疏于管理,这里竟变成流浪人员的居住地。近日广州连日大雨,导致危房部分坍塌。
据悉,目前罗屋祠堂改造方案主要由罗氏宗亲协商,在改造方案出来之前,白云区同和街将重点解决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并加强房屋监督,同时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流浪汉被请走又回来 据了解,罗屋祠堂拥有近200年历史,由于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罗氏宗亲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由于疏于管理,此前更有流浪人员撬开门锁,在里面住下来,并将捡回来的垃圾带回祠堂内,卫生环境堪忧。同和街城管科、白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及部分罗氏产权所有人,曾多次上门请走流浪人员,但他们总是离开后又返回。 暴雨导致泥土墙坍塌 记者现场看到,祠堂内外破败不堪,墙体已发霉,屋顶的砖瓦大部分都出现了破损,在外墙上还贴着一个“房屋危险”的标志。 “每逢暴雨天气,这座百年老宅脆弱的泥土墙便会一片片坍塌,不仅住在祠堂内的流浪人员面临安全问题,就连住在周边的居民,都随时有被倒塌的墙体压到的危险。”白山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悉,自1998年至今,罗氏宗亲一直就旧祠堂改造进行协商,但罗氏的宗亲都是分散而居的,这个宗祠是合族(全宗族的人)共同拥有的祖屋。产权如何分配,一直没有得到合族认可,导致祠堂的修缮以及处理问题一直搁置。 方案议定前将加强监管 白云区同和街相关负责人指出,罗屋的改造方案涉及处理罗家祖业的问题,目前同和街已经多次与罗氏宗亲沟通协商,将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希望尽快解决问题。 记者获悉,罗屋的改造方案由罗氏宗亲协商,将于半年内协调出方案。在罗氏宗亲没商量好改造方案前,街道将重点解决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接下来,同和街将先劝离在内的居住人员,强制清除屋内堆放的垃圾杂物,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然后砌墙封门,同时将由村委、居委和派出所共同监督,杜绝流浪汉前来居住。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3.06.2015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