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照料两位长辈近30年: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黄骅大爱农妇一颗孝心暖人间
刚进婆家门,她就把70多岁的“爷爷公公”(当地方言,指丈夫的爷爷)接到自己家的炕头上,伺候了近15年;“爷爷公公”去世后,她又把从小就患有先天性智障的“叔公公”(当地方言,指丈夫的叔叔)接回家,至今已照顾十余年。这个人就是黄骅市黄骅镇前沙洼村的张长英。51岁的张长英,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质朴又坚定的默默付出,让自己的事迹在十里八村传为美谈,成了乡亲们心中孝老爱亲的楷模,她所在的家庭也因此当选2017“全国最美家庭”。
娇小的肩膀 担起甜蜜的负担
娇小的身材,一头短发。张长英看上去特别干练。她不善言谈,脸上总挂着朴实的笑容。就是凭着这样弱小的肩膀,张长英在23岁时与丈夫王文明结婚后,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虽然这样的重任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负担,但在张长英的心中,即便是“负担”,也是甜蜜的。
刚结婚时,张长英要面对这样一个家庭:婆婆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患有高血压;70多岁的“爷爷公公”也身患多种疾病,干不了活,还要别人照顾;家里还有一位智障的单身“叔公公”,每天东跑西颠,吃饭睡觉时都得人四处去找他。家里仅有两间破土房,生活十分拮据。为了生计,丈夫王文明外出打工,公公和婆婆成了耕种几十亩口粮田的主要劳动力。
见婆婆天天忙里又忙外,昼夜忙碌,实在辛苦,张长英暗下决心:“结婚了就是一家人。这个家我要管,这个担子我要挑,我要多为公婆分担。”
结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长英就早早起床,帮婆婆烧水做饭,打扫庭院,去“爷爷公公”屋里端尿盆,帮老人穿衣服、洗脸、叠被子。她用一颗火热的爱心带给全家人快乐和温暖。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婆婆心疼张长英太辛苦,建议她搬到另一间老房子单过。张长英一听,既感动又心疼地说:“爸、妈,让俺两口子搬出去另立锅灶行,可妈妈身体也不好,让爷爷跟我走,我伺候他老人家。”
儿媳一席话,温暖公婆心。从此,“爷爷公公”就跟张长英夫妇一起过了。张长英照顾“爷爷公公”的起居生活,可谓事无巨细。隔三岔五,她便用攒下的钱买“爷爷公公”爱吃的牛肉包子,她和丈夫则只吃馒头、大葱蘸虾酱;冬天一到,她总会把“爷爷公公”的屋子烧得暖暖和和的,以至于左邻右舍的老人都喜欢到“爷爷公公”的屋子里唠家常;“爷爷公公”爱听民间小调,她就去集上买来一大摞“爷爷公公”爱听的磁带,每天放给“爷爷公公”听……
眨眼十来年过去了,张长英从没嫌弃过老人。“爷爷公公”逢人就夸:“我活到80多岁,都是老天有眼,给我一个好孙媳妇!我这辈子,‘得’了孙媳妇的‘济’啊!”(得济:得到好处,特指得到亲属晚辈的好处)
十年如一日, 病床前显孝心
十几年,在张长英的精心照顾下,“爷爷公公”一场场病灾都闯了过来。
2002年春天,82岁的“爷爷公公”出门遛弯儿,不小心从高坡上滑落,重重地摔在地上。
摔坏大胯骨的“爷爷公公”瘫在了炕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吃饭也得人一勺一勺地喂了。为了更方便昼夜伺候“爷爷公公”,张长英便睡到了“爷爷公公”的炕上。最忙的时候,张长英一边为“爷爷公公”抓药、熬药、喂药,还得每隔几个小时为老人翻身。由于“爷爷公公”的骨架子大,身体重,又矮又小的张长英每次给老人翻身都要累出一身大汗。为了不让瘫痪在床的“爷爷公公”生褥疮,张长英三天两头地为老人擦身洗澡……
“爷爷公公”瘫痪后,因为行动不便受到刺激,脾气也暴躁了很多,总是犯糊涂,还经常把大便弄得到处都是。张长英二话不说,每次都会一点儿点儿地打扫干净,从不抱怨。细心的她还专为爷爷缝制了十几个小褥子、小垫子。夏天换洗好说,可一到了冬天,她家房前的大水坑就被厚厚的冰冻结实了。为了给“爷爷公公”洗刷干净,张长英不怕冰天雪地,总是早早起床,端着一大盆的衣物,用锤子砸碎厚冰,再把一件件脏衣物冲洗。尽管两手被冰水冻得红疼麻木,但她回家后还要再烧一锅热水将衣物重新清洗干净。
在“爷爷公公”瘫痪的四五年里,张长英基本上没有住过娘家,几乎没有睡过一晚囫囵觉。2005年12月,感受着孙媳妇的一片孝心,85岁的“爷爷公公”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我们是一家人,我必须照顾他”
“爷爷公公”入土为安后,张长英的公婆家里地里忙个不停,她智障的“叔公公”自己住在老房里,每天得等着张长英的婆婆回来做饭吃。张长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和公婆商量,要将“叔公公”接过去一起住。婆婆实在不忍心,张长英却笑着说,“谁让咱们是一家人呢。”
张长英的“叔公公”51岁,因从小患有先天性智障,一直没有结婚。每天“玩”回来,他总是一身泥土、鼻涕邋遢的。自从跟张长英住后,村里人发现“叔公公”变了,身上的衣服和脸都变干净了。张长英还特意买了一个特大号的浴盆,定时为“叔公公”洗澡。一次,“叔公公”出去“玩”回来了,一身泥土。张长英劝他把衣服换下来,她好洗一洗,可“叔公公”偏偏不换。张长英想帮他换衣服,反而被“叔公公”抓着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至今,张长英的胳膊上还留着那块齿痕。即便如此,作为一个善良的侄媳妇,张长英还是每天都乐呵呵地伺候着这个“叔公公”。
“叔公公”出去玩耍,时常会迷路。张长英便会“全家总动员”,四处寻找,直至将“叔公公”安全带回家。
“有一年夏天,‘叔公公’出去玩,都一天了也没回家,可是急坏了我们。大家分头到坑塘边、树林子、大洼里以及周围村庄找了个遍,终于在次日凌晨三点,在离家七八里地的庄稼地里找到了他。”看着“叔公公”脸上的泥巴、身上被蚊子咬的大包,张长英和孩子们都心疼哭了。想到“叔公公”一天没吃饭,回到家,她赶紧打卤,下了三大碗面条。瞅着“叔公公”吃得那么高兴,张长英笑了。为防止“叔公公”再走失,张长英就用小白布条在他的衣服上做了很多小标牌,写着“叔公公”的名字、地址、联系电话,还恳求好心人看到后帮着收留并及时与她联系。
为了不让“叔公公”到处乱跑,张长英常常给他讲故事,教给他“跑落子”,还给他买了纸和笔,教他画画儿,还尝试教他种庄稼……即便是住娘家时,张长英也会带着“叔公公”,就怕他在家没人照顾。每次带着“叔公公”去果园打农药,她往喷雾器里兑药前,都要把“叔公公”支走,兑完药总要把药瓶用土或杂草埋起来,怕“叔公公”看见。
“有一次我打药时,看他不对劲儿。我就问他是不是偷喝了小瓶里的‘水’。”张长英说,“叔公公”最初一个劲儿地不承认,直至她再三追问,他才支支吾吾地说:“喝……喝了……两口。”张长英一听,吓坏了,急忙找车将“叔公公”送到医院。幸亏有她及时送医,“叔公公”捡回一条命。当时,有人对张长英说,“他反正是个傻子,何必这么着急上火,抢救活了也没啥用。”张长英生气地说:“他再傻,我们也是一家人,我必须管他!”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小感受着张长英的言传身教,她的三个孩子也都特别孝顺。当年“爷爷公公”在世时,张长英下地干活没回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为老人端屎端尿,洗脚擦背,从不嫌脏。现在,只要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孩子们总会先拿给“傻爷爷”吃。家里有把电推子和刮胡刀,一家人谁有空谁就为“傻爷爷”理发、刮胡须、洗头。孩子们还帮着张长英给“傻爷爷”洗衣服……
近日,张长英的家庭被评为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她笑着说,“其实没啥,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是一家人,我不管,谁管啊?!”
这就是张长英,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一颗金子般的孝心,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通讯员高箐 记者李家伟文/图)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