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
济南市2015年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 预计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虫害以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为主,病害以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为主。麦蚜将大发生;麦蜘蛛丘陵旱地中等发生,局部偏重,重于常年;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局部地块金针虫危害加重,中等偏轻发生;麦叶蜂发生重于常年;吸浆虫零星地块发生;纹枯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偏重发生;赤霉病中度流行概率较大;白粉病偏轻发生,感病品种和稻茬麦偏重发生;条锈病发生概率较小,其他病虫害偏轻发生,危害局部地块,麦田杂草中等发生。今年麦蜘蛛发生基数明显偏高,南部山区个别地块已超过防治指标。 一、加强病虫草监测和预警预报 各地要及早行动,切实加大小麦病虫草监测和预警预报力度,在做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要强化大田普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会商分析发生动态,发布预警预报。要加强赤霉病等暴发性流行性病害的监测预警工作,有关县(区)组织好吸浆虫的调查工作,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要加强病虫信息传播,充分利用多种现代传媒技术扩大和加快病虫信息的传递和宣传,抓住防治适期,及时组织防治。 二、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今年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防治重点是麦蚜、纹枯病、麦蜘蛛、白粉病和地下害虫;要警惕小麦条锈病流行;穗期遇雨或大雾要主动出击做好赤霉病的防控;搞好春季化学除草。 (一)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结合春季麦田管理,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作物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尤其是浇水振落可减轻麦蜘蛛发生危害,适期划锄能有效铲除杂草。 (二)大力推行化学除草技术。冬前未开展除草的要抓住防治适期(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或7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 2克加水喷雾防治,对抗性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麦喜)乳油10毫升防治。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发生重的可亩用3% 甲基二磺隆(世玛)乳油25~30毫升或70%氟唑磺隆(彪虎)水分散剂3~5克,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对后茬作物易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2.4-D丁酯对棉花等双子叶作物易产生药害,甚至用药后具有残留的药械再喷棉花等作物也有药害发生,小麦与棉花和小麦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麦田化学除草避免使用2.4-D丁酯。化学除草不宜在小麦拔节后进行,易对作物产生药害,且防效差。 (三)返青拔节期大力推广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效果好。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有效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60~70克或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每亩40~50毫升或40%氯吡硫磷(毒死蜱)乳油每亩50~60毫升喷麦茎基部,或可用以上两种药剂的5%颗粒剂每亩1.5~2.0公斤撒施后划锄浇水;防治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以上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4月上中旬亩用5%氯吡硫磷(毒死蜱)颗粒剂1.5~2.0公斤或40%氯吡硫磷(毒死蜱)乳油50~60毫升兑细砂或细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 (四)穗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小麦穗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麦蚜和吸浆虫等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危害盛期。“一喷三防”技术具有一次喷雾防病、防虫、防早衰的多种作用,省工省时,效益高,要大力推广应用。防治赤霉病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60~70克或25%氰烯菌酯悬乳剂每亩100~1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小麦齐穗初花期开始喷药,病重地块间隔7天再喷一次。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60~7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25~30克喷雾。防治麦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分别为20克、10毫升混合喷雾,可兼治灰飞虱;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即成虫发生盛期,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喷雾。防止早衰和干热风,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天达-2116每亩100克或0.01%芸苔素内酯水剂每亩10毫升喷雾,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每亩各250克混合喷雾。 穗期还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当田间益害比达1:80~100或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不施药,利用天敌控制蚜害,若益害比失调,也应选用对天敌杀害作用小的药剂防治麦蚜,如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三、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业化防治是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形式,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污染,是确保农产品产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措施。 小麦种植面积大,病虫草发生阶段性明显,可使用的药械种类较多,适宜专业化统防统治。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发生和暴发性流行性病虫的防治,如大规模的化学除草和穗期“一喷三防”,以及条锈病、赤霉病等的防治。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项目、专业化防控体系项目等所扶持的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实施好农业部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要在粮食高产创建县和示范区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发挥专业化防治队伍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高、防治效果好、效率高的优势,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四、适时开展组织发动 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我市也是我省小麦主要生产区,在全省小麦生产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要搞好小麦病虫草防控工作,确保我市小麦安全生产。一要明确责任,加强督导。重大病虫要成立应急防控指挥机构,统一协调防治工作。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防治到位率和效果。二要做好小麦病虫草综合防治示范。要紧密配合省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特别是项目县(市、区)都要建立万亩标准化防治示范区,加大示范展示作用,通过示范带动小麦病虫草标准化防治的大面积实施,确保小麦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三要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小麦穗期实施好农业部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要认真组织实施,及早落实防治组织、人力、资金、农药械、防治技术等。四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要利用多种媒传工具传递病虫发生信息,搞好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知识的宣传;要采取田间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办好技术培训班,把防治技术传授给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开展防治,为今年小麦再获增产丰收做出贡献。
来源: 济南市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