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04.09.2014  17:43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积极向好较快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反馈,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8.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98.9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29.0亿元,增长13.0%。2010年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促民生”,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连续8年增产,并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27.2万亩,比上年增长0.8%;实现总产4335.7万吨,增长0.45%。其中,夏粮总产2060.0万吨,增长0.6%,总产创2000年以来新高;秋粮总产2275.7万吨,增长0.31%。畜牧、渔业生产保持稳定。猪牛羊禽肉产量693.4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384.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53.1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783.4万吨,增长4.0%,其中淡水产品137.5万吨,增长8.1%;海水产品645.9万吨,增长3.1%。

  二、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趋向稳定,全年累计增长15.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2.9%,提高0.8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6.1%,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装备制造业增长23.1%,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35.2%,比年初提高2.26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增速由年初的增长16.1%持续回落至11.0%。产销衔接良好,90.8%的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产销率达到98.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168.0亿元,增长26.8%,增幅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40.3亿元,增长37.6%,增幅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9689.6亿元,增长34.1%,增幅比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结构继续优化,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 全年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完成投资23279.1亿元,增长22.3%。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11376.8亿元,增长26.9%,比全社会投资增速快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8.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较活跃,完成投资18478.9亿元,增长25.7%,增速比国有投资快12.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79.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完成投资3251.8亿元,增长33.9%,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比年初提高1.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增速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9291.2万平方米,增长32.4%,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强劲增长,耐用商品销售持续走强。 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有效落实以及物价持续走高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211.6亿元,增长18.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增势较强,实现零售额11388.4亿元,增长19.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823.2亿元,增长15.2%。商品零售占绝大份额,实现商品零售12717.9亿元,增长1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5%;实现餐饮收入1493.7亿元,增长19.7%。

  耐用商品销售持续走强。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汽车类零售额1441.5亿元,增长31.5%;家具类零售额206.3亿元,增长36.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51.1亿元,增长39.7%;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10.2亿元,增长35.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81.3亿元,增长27.9%。

  五、对外经贸快速恢复,主要出口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全省稳定和促进外经贸发展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对外贸易稳步快速恢复,增速由上年的负增长全面转正,并保持平稳较快增势。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增长35.9%。外部需求明显扩大,实现出口1042.5亿美元,增速由年初的19.3%扩大至31.1%。进口保持较高增速,实现进口847.0亿美元,增长42.2%。实际到帐外资91.7亿美元,增长14.5%,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主要出口市场份额发生变化。传统市场份额缩减,对美、日、韩三大市场的出口份额为43.4%,比上年缩减3.5个百分点;对欧洲市场份额提高,由上年的19.6%提高至20.1%,其中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出口份额依次提高0.7、0.6和0.3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增势良好,财政支出保障有力。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49.3亿元,增长25.1%,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2149.9亿元,增长25.0%,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34.2%和33.3%,依次提高15.4、37.4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重点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4144.5亿元,增长26.8%,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3.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2.9%,环境保护支出增长46.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增长77.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增长71.2%。

  七、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随着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劳动力需求稳步扩大,就业形势积极向好。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5.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4万人,连续7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比上年末降低0.04个百分点,低于全年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

  随着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的逐步增强,全省居民增收速度逐步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45.8元,增速由一季度的9.8%提高至全年的12.0%,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5%和12.5%,依次比上年提高8.0和4.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990元,增长14.2%,增幅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5%和21.5%,依次比上年提高8.2和1.9个百分点。

  八、金融运行积极平稳,存贷款增量呈缩减态势。 全省认真贯彻中央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653.7亿元,比年初增加6483.1亿元,新增额比上年下降17.8%。其中,企事业单位新增存款1825.1亿元,下降43.9%,占全部新增存款的28.2%;居民新增储蓄2549.6亿元,下降6.1%,占全部新增存款的39.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2536.3亿元,比年初增加5150.4亿元,新增额比上年下降20.3%。其中,新增短期贷款2284.5亿元,增长17.2%;新增中长期贷款3471.0亿元,下降16.7%。

  九、物价涨幅出现回落,全年走势基本平稳 在“稳物价、保民生”等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积极作用下,加之翘尾因素的消失,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自7月份连续5个月攀涨后出现回落。1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食品类中的鲜菜价格同比下降3.5%,较上月涨幅回落38.7个百分点,影响价格总水平回落0.4个百分点,是带动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全年CPI走势基本平稳,累计上涨2.9%,稳定在3.0%的警戒线之内。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分别上涨8.3%、2.5%、1.9%和3.6%;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依次下降2.4%、0.4%、0.7%和0.3%。

  从生产价格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分别自9月份和10月份连续3个月、2个月攀升后,双双出现回落。12月份同比分别上涨8.1%和10.3%,分别比上月回落0.6和1.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分别上涨7.2%和9.3%。

  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仍比较复杂。全省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为总抓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向深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积极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