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山东环保十大事件揭晓

03.02.2015  11:24

  2014年,全省环保系统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山东省环保厅组织了2014年度山东环保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评选,目前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这十大事件涵盖了生态补偿、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等领域,对生态山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度山东环保十大事件  

     

   一、建立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各市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的,由省级财政向市级补偿;同比恶化的,由市级财政向省级补偿。每季度结算补偿资金,并向社会公开。2014年省级财政共发放生态补偿资金2.1亿元。17个设区城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16.3%、11.3%、16.9%、4.2%。 

   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质稳定达标,完成调水2亿立方米。南四湖入选全国首批水质良好湖泊生态保护试点,列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恢复鱼类27种。608家省控重点涉水企业完成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规范化改造。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12年持续改善,省控重点污染河流COD平均浓度同比持平,氨氮平均浓度同比改善7.1%。在国家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我省连续七次和五次荣获淮河、海河流域第一名。 

   三、建立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约束性机制 

  山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内容首开专题询问。我省采取“信息公开、干部考核、生态补偿、项目限批、责任追究”五项举措,如同五记重拳“死磕”大气污染。首次将PM2.5浓度现状及改善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2014年全省17个设区城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16.3%、11.3%、16.9%、4.2%,顺利完成了2014年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四、第六届绿博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六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于2014年11月14日在青岛开幕。绿博会以服务供需双方、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化、精品化、规范化、职业化为目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13个国家和地区的154家环保领域优秀企业和国际组织参展,13000多名专业观众参观了绿博会。首次举办了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环保部门与民间环保组织共同探讨、良性互动,气氛热烈。围绕环境瓶颈问题举办了9场技术论坛及4场专题对接洽谈会,针对性强,对接效果好,场场爆满,供需双方洽谈次数近2000次,现场达成意向100余项。绿博会已日益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环保市场平台。 

   五、开展马踏湖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试点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马踏湖湖面面积为96平方公里,是小清河流域最大的自然湖泊,与大明湖、白云湖、巨淀湖等湖泊交相辉映,犹如一颗颗明亮的珍珠镶嵌在小清河沿线。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加剧,马踏湖面积锐减至不足原来的20%。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2013年,马踏湖列为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省政府批准了《马踏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工作以来,已建成人工湿地4700余亩,修复受损湿地2万亩,猪龙河等入湖支流开始恢复历史走向,湖区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马踏湖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六、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序衔接 

  2014年4月,省委政法委牵头建立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环保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序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4年,省公安厅、省环保厅联合部署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各级环保、公安联勤联动执法1539次;环保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64件,处罚金额4479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和线索311件(条);公安机关侦办环境资源案件990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581人,其中治安拘留96人,刑事拘留1103人,批准逮捕349人,移送起诉479人,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极大地强化了环境监管的法律权威。 

   七、建立区域共治的边界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针对行政边界地区权属复杂、监管薄弱等特点,省环保厅出台了《关于建立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组织全省边界相邻地区签订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按照“轮流坐庄、定期会商;交互检查、联合执法;属地管理、信息共享;上级督办、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建立了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打破了环境监管的行政区划屏障,初步实现了边界地区污染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八、开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试点 

  超低排放是指燃煤发电机组在现有烟气治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创新,使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的烟气深度治理技术。对燃煤机组(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解决我省能源结构偏重于煤炭的重要举措。 

  山东颁布实施逐步加严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制定烟气超低排放检测方法,标准的引导性作用初步显现,一大批企业提前按照2020年的标准开展升级改造。截止2014年底,全省已有华能黄台电厂9号机组等9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投运,已建和在建机组共达到23台。 

   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 

  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我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示范期为2011-2013年。我省选取20个示范区(1个设区市、19个县市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污染治理模式,开展了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20个示范区三年投资约25亿元,共实施1213个项目,对25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保护,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4723.6万吨/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能力221.5万吨/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22.2万吨/年。三年来共有11000多个村庄、近千万人口受益,示范区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十、探索建立公众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 

  按照“公众监督把阴暗面亮出来,政府顺应民意认真整治,整治效果依然接受公众监督”的工作思路,山东环保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认真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探索新时期环保工作新途径。 

  2014年山东省环保厅出台《山东省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技术规范》,公众可以直接到排放口取样,环保部门与民间环保组织经常深入探讨环保工作,每月举办“环境监测开放日”,持续开展污染“随手拍”,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建立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一网三微”新型宣传互动平台,组建政务微博与个人工作微博相结合、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联动的微博工作体系。每月公开全省3429家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执行情况,既晒企业治污,又晒环保监管,初步形成了“政府每月双晒,公众不懈点名,企业积极治污,环保依法行政,各界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减排”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