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感动宿迁"人物刘玉:以满腔的热血为他人生命接力
在“感动宿迁”的好人们中,他们很多都是平凡的,然而他们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他们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他们坚守着常人无法坚守的信念。“救治更多的人”这个简单的信念,让一位普通的残疾人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5年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超过11万毫升,是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的20多倍,他是宿迁的“献血大王”。
2001年,45岁的刘玉第一次走上“无偿献血车”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十多年来,他共献血115次,其中捐献血小板98次,献血量为宿迁之最。5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宿豫区东方花园刘玉的家中,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还有半年的时间就满60周岁了,我现在正在抓住最后时间,争取60周岁前再献上几次血。”
受父影响,他知道了献血的意义
“说到献血,我受父亲的影响比较大。”刘玉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之前一直在部队当兵,直到1951年才回到家乡。回来后,父亲经常和刘玉讲在部队的事情。有一次就提到了献血,父亲告诉他,部队经常打仗伤员很多,很多人都急需输血,血成了极其宝贵和稀缺的东西。后来父亲就参加了义务献血,在部队期间共捐献过十几次,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
记者了解到,20多年前,刘玉因为事故伤了眼睛,视力状况很不好,对面走过来个人都看得不太清楚,更别提做什么细活了。做不了常人能做的事情,这让刘玉灰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可父亲的讲述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只要捐助自己的血液就能拯救他人的生命,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呀!刘玉说:“因为之前我一直在农村,只听说过去有的人家里因为穷卖血的,根本不知道还有无偿献血,听说了父亲的故事后,我也开始期待能有机会参加义务献血,帮助他人。”
终于在2001年的一天,刘玉沉寂在心中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了一辆“无偿献血车”,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刘玉走了上去。刘玉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献血也不太懂,其实还是挺紧张的。血合不合格?是否真的能救人性命?对自身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些问题一直在刘玉的心中萦绕。“献血的时候知道我是O型血,属于万能输血者,而且后来又知道自己的血真的派上用场了,我很高兴,当年我就献血4次,总血量将近1000毫升。”刘玉说。
风雨无阻,成就宿迁“献血大王”
在此后的时间里,刘玉不仅积极参加献血,同时还主动向血站的医护人员了解献血的知识。“有一次从医护人员那里了解到,血液当中的血小板有着更大的作用,于是我就想既然血小板的用处这么大,可以救治更多的人,那我为何不捐赠血小板呢,于是我就开始捐献血小板。”刘玉告诉记者,后来他还参加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只要一接到血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再大的事情他都要放在一边,首先往血站跑去。
因为捐献血小板的周期是一个月,为了达到最大的献血量,刘玉每月都坚持到血站献血,风雨无阻。“8年前,我因为胆结石需要在医院做手术,没想到趁着我手术的3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居然又跑到血站献血去了,为了这事,那时我没少抱怨他。”刘玉的老伴说。对于老伴的“不满”,刘玉笑着说:“主要是想到老伴手术后需要天天有人照顾,我担心这段时间没空再去捐献血小板了,再加上跟血站也都已经约好了,所以就偷偷地跑去献血了。”
“我能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其实不仅仅是救人的信念,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血捐给了谁,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每次献血后不久都会收到一条告诉我血液已经用于治疗并表示感谢的短信,我就感到特别满足。”刘玉满足地说。记者了解到,因为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刘玉连续四次获得卫生部、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宿豫“文明之星”,当选“江苏好人”,近日又被评选为“2014年度‘感动宿迁’十大人物”。刘玉告诉记者,这些奖项不仅是奖励,同时也是鼓励,激励着他不断坚持。
坚持行善,计划以后捐献遗体
除了自己参加无偿献血之外,刘玉还主动向身边人宣传献血的知识,鼓励自己的妹妹、外甥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除此之外,刘玉在生活中也是个“热心肠”。
“左领右舍发生什么矛盾了都喜欢找我调解,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力所能及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刘玉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单位门口遇到了一位老年人在路边摔倒了,他二话没说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并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休息。“我一开始要带他去医院的,可是他就是不去,休息了没多久就自己回去了,让我没想到是的,老人几天后还给我送来了几斤自家地里长的毛豆。”刘玉乐呵呵地说。
说到以后不能再献血了,刘玉告诉记者:“根据国家规定,还有半年的时间就没法再捐血了,可是我现在的身体还很棒,我感觉献血到75岁都没问题,以后不让我献了我就觉得少做了很多好事,我感觉我能多献一次血,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刘玉还表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不能给社会作多大的贡献,如果以后不能献血,他还有一个决定,就是捐献遗体。
据了解,去年,刘玉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和孩子后,没想到他们也都很支持。“现在人的思想都开放了,过去都说什么入土为安,可是我不这么想,捐赠遗体也是件好事,总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社会多作贡献嘛!”最后,刘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