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济南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打造“大强美富通”国际大都市

04.04.2019  15:35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4日讯 (记者 马文文)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抓手。日前,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济南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战略规划》),引发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和广泛热议。

  打造新的“1+6”济南都市圈

  《战略规划》提出,吸纳济宁,打造新的“1+6”济南都市圈。据介绍,为了打造“新济南”,成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更好发挥辐射影响力,必须首先做实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即按照“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高地”的总体定位,发挥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行政等级、城市能级方面的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与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在产业上下游协作、区域环境共治、基础设施连通等方面加强互动。济南市将以创新和开放为重点,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构建面向“海权+陆权”时代的双向开放格局,促进济南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先锋”。在战略行动方面,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营建美丽宜居泉城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动能转换、文化复兴、国际开放、区域协同、生态保育、格局优化、特色彰显、品质提升”八大战略行动,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落实到位。

  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济南市承担的重要国家使命,同时也是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行动抓手,需要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城市特点,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动能转换路径。济南市应聚焦新产业和新服务,构建以应用为主的创新体系,通过发挥金融等服务领域的明显优势,强化科技应用创新,带动全省产业升级。

 

  发挥济南区位、交通和省会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面向生态文明和信息社会未来需求,重点培育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外向经济。外向经济是在全球化格局下济南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重点突破的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济南市将立足应用创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注重基础科研的成果转化与产业联动,成为全国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以及新产业的聚集地。

  山东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市建设中国北方总部基地。济南市具有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在承接北京央企总部疏解方面具备距离和实力优势,未来可成为北京央企总部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同时,借助海陆双向开放的优势以及山东省经济发达且相对均衡的特点,济南市还能积极争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吸引山东省的优质企业总部入驻。充分发挥在金融和物流等领域的明显优势,打造金融、物流等总部集群。

  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高地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品牌已深入人心,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应引领周边城市,彰显“山、水、人”的特质,凝练中华文化精髓,打造体现山东第一文化大省、中华民族重要精神家园、展现文化自信的“山水圣人”中华文化高地。

  《战略规划》梳理了代表文化起源的重要文化遗址、体现文化内涵的山川水系、传承文化精神的圣贤之乡,形成了文化高地的主题脉络。串联龙山、大汶口、后李官庄、北辛等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文化遗址,展现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起源谱系。串联一系列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圣人”故里,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修养与璀璨文明。串联自然风景优美且具有儒礼、佛学、红色文化、泉水文化等多重文化意义的山川水系,共筑精神家园。

  在全面解析“山水圣人”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山水圣人”中华文化轴为主线、串联周边中华文化魅力景点的文化高地及国际旅游胜地的整体格局。作为格局中的核心,济南以展现泉城文化魅力为抓手,打造文化高地、国际旅游胜地。

  建设海陆双向开放的国家级综合枢纽

  海陆双向开放枢纽是在“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济南市战略地位提升的体现。《战略规划》围绕强化航空枢纽、出海通道、高铁枢纽、信息枢纽四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实现提升济南经济外向度与产业升级方面的良性互动。

  首先强化航空枢纽,打造海陆空一体的国际内陆港。强化航空枢纽,大幅增加国内快线和国际航线,客货并重,满足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的需求;依托铁路(中欧班列、济郑高铁、瓦日铁路、太济青客专)向西全面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打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同时,强化海陆统筹,完善出海交通体系。加强济青全面协作,构建中心-门户关系,发挥内陆-海洋经济互补性,推动山东全省一体化发展,共同参与国际中高端竞争。强化济南到青岛等沿海城市的“出海通道”,构建“两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体系。

  此外,强化高铁枢纽,构建米字型高铁网络。积极连接京沪二线、京九高铁等国家通道,化解区域分流风险、提高可达性。重点完善7个主要通道,12条辐射线,提高高铁的辐射力。构建米字型高铁网络,强化空港与高铁城际联运,高效连接都市圈,巩固经济腹地。

  建设国家信息枢纽,打造“平台化城市”。充分利用济南在大数据、量子通信等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建设面向未来的国家级信息枢纽,力争成为未来“平台化城市”领导者,重点打造投资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文化信息服务平台。

  以都市圈为抓手融入国家战略

  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影响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基本单位的全新经济竞争格局下,任何城市都必须加强区域分工协作。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济南市应首先做实、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以都市圈为抓手,融入国家战略。

  按照“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高地”的总体定位,发挥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行政等级、城市能级方面的优势,济南都市圈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协作、文化旅游、市场开放、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和体制机制八个一体化发展,使都市圈成为紧密合作的整体。以都市圈为抓手,济南应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版图当中,不断提升济南市、山东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首先通过“南北对接,东西联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北向全面对接京津冀,承接北京总部、高校、先进制造业等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南向积极对接长三角,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承接前沿技术,协作发展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东西向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青岛都市圈的互联互通,强化与内陆省份的交通联系与产业协作,实现海陆统筹,辐射带动中西部。此外,通过济南都市圈的省外扩容,将山东半岛城市群提升至国家战略。形成与高铁相适应、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大都市圈,使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跨省的城市群。

  同时,引领黄河经济带整体转型发展。立足黄河经济协作区,充分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与长江经济带南北呼应的“黄金经济走廊”,对于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文化复兴、平衡南部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济南都市圈应当发挥其海陆联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推动黄河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成为黄河经济带的龙头。

作者:马文文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