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支招年终奖理财大计:有钱也别“任性”

03.01.2015  17:02

    转眼,2014年已悄悄告别,进入2015年,最令职场人士兴奋的就是年终奖的发放了。据悉,随着新年的临近,很多公司的年终奖计划也基本上定下来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年底双薪还是效益奖金,一下子拿到了一大笔钱的职场人,有些人开始计划如何消费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而更多的人则更希望通过合理理财让年终奖具备尽量大的升值空间。年终之际,如何理财才能让奖金升值?记者进行了摸底调查。

    年底突击消费并不可取     “有钱就是任性”恐怕是最近最流行的网络语了。年终奖的发放让很多年轻人有了“任性”的机会与资本。     白领李力告诉记者,自从苹果6发行后,他心里就一直“长草”,非常想购买一部,但六千多元的售价,又让他望而却步。“我估计年底至少能发一万元的年终奖,所以特别希望能去购买这部心仪已久的手机。”李力的女友丽丽却并不赞同这个想法。她认为,虽然使用这部手机已成为年轻人中的时尚,但对月薪几千元的他们来说,这并不是生活必须品,根本没有必要购买这么贵的手机。“我现在用的就是国产品牌的智能手机,售价还不到两千,高端智能手机有的功能,这部国产手机都能达到,效果也很不错,价格却便宜了四千多元。”丽丽说,在她身边有不少年轻人都准备拿了年终奖后,大大的犒劳自己一番。“不能说这个行为不对,但犒劳自己也应在消费上讲究适度。”     理财顾问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即将来临,届时花钱的地方肯定不少。他建议工薪族在拿到丰厚的年终奖时仍然要保有理财意识。“年终发奖,有钱万不要任性。”     近日,有不少刚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给本报理财课堂发来邮件,表示非常希望自己能尽早地进入理财阶段,但由于目前收入较低,无财可理的状态让他们非常纠结。理财顾问李先生强调,越是低收入、单一依靠薪资收入的人群就越应具备理财意识。他根据不同档位的年终奖收入,提出了下列一些可行性理财建议。     年终奖一万元以下:严格记账 控制支出     27岁的白领素萱,年终奖是年底三薪。一个月突然挣到了三个月的薪水,让工作刚刚四年的素萱特别兴奋。年终奖还没有发放,她就已经列出了长长的消费清单。其中,有售价近三千元的苹果mini PAD,还有售价七百多元的世界名牌香水。前几天,她在商场又看中一件貂皮披肩,售价六千多元,随后在网上搜索到五折代购的网络商家。三件产品,总价已经接近万元。素萱笑说,年终奖看着挺多,却太不经花。她感叹,这还没有买年货呢!“等到过年,还得买些吃的喝的和用的,我估计还需要至少花费两千多元。”     理财顾问李先生说,这样的消费会让素萱完全陷入仍旧无财可理的状态。未来的一年,她仍是手无余粮的“月光族”。“我们可以看到,月薪五千多元的素萱所列出的年终消费单上,没有一件是生活必须品,这些生活奢侈品花光了全部年终奖,是不是值得,需要素萱考虑。”     类似素萱这类消费方式的人并不在少数。据理财顾问李先生多年的从业经验,他表示万元以下年终奖收入的人群基数很大,这类人往往将年终奖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了消费。比如,之前一直想购买的某些价格超过收入水平的高端科技产品或其他消费品,很可能借发放年终奖的机会进行购买。李先生并不是很认可这个行为。他为万元以下年终奖收入人群提了三点建议。     首先,坚持严格记账,倡导“收入-储蓄=支出”这样的生活方式。据李先生介绍,目前有很多没有理财意识的年轻人,生活消费方式常常是“收入-支出=储蓄”,就是有了收入后,先花钱,剩下多少就储蓄多少,没有剩钱就算了。“先消费后储蓄通常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到了月底因为消费过多,生活费用余额不足,常常是不顾一切缩减支出,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挺"到下月发薪水。若是小夫妻如此生活,也常常会因此引发家庭矛盾。二是长期秉持这样的消费方式会让人养成想花多少就花多少的消费习惯,"月光族"和一些"负翁"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李先生建议年轻人在拿到大笔年终奖后,应该首先预留出计划储蓄额,剩下的部分,扣除预估必须支付的费用,比如春节的年货费用、父母的孝顺钱,孩子的学费,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等,剩下的才是自由生活费。可以在自由生活费的范围内,随心享受一下。“购买心仪已久的商品,请朋友吃饭等等。这样的话,你对钱心中有数,花钱也更踏实。”     其次是即便有钱,也要注意节省。据理财顾问李先生介绍,有一些人因为没有培养出健康的消费习惯,常常处于“有钱大手大脚,没钱节衣缩食”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消费心态。“在整体收入不高的阶段,人要时刻注意节省,并有意识的具备保持节约的心理警戒线。”他建议,人们在年终出游或过年回家时,可多利用拼车、租车、公共交通工具等来节省交通费用。还应合理安排时间,若工作可协调,完全可以提前安排行期,错过春运交通高峰期,尤其是预定飞机票,往往可以获得较大的折扣。     三是注意节省各种手续费用。很多外地在津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会把年终奖汇给家乡的家人。过去都是到银行进行异地存取款或银行跨行存取款业务,这类业务通常会收取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的手续费。转账金额越大,手续费越多。随着电子银行的普及,支付宝功能的完善,李先生建议,可尽量使用手续费便宜的电子银行支付,另外也可多利用免手续费的理财工具去做跨行或异地的支取等。     年终奖一万至两万元:稳妥理财 适当消费     33岁的娜娜元旦期间收到了两万元的年终奖。她告诉记者,公司的年终奖发放是有严格的核算制度的,并且与业绩直接挂钩。比如说,年销售成绩为100万元,年终就可再发放千分之四的提成;年销售成绩为200万元,年终提成为千分之七。而销售成绩低于50万元的,很可能还会被末位淘汰。娜娜说,正是因为知道年终奖来之不易,所以她更关注如何通过年终奖理财,获得更好的收益。     去年,她采取把所有的收入全部放进余额宝里的方式进行理财。一般来说,薪水一到账,她就立即全部转到余额宝中,收益至少比活期储蓄高出一倍。随着存的钱越来越多,她感觉单一的进行宝宝类理财并不是最佳方式。但看到同事在股票市场赔赚不定的纠结状态,她又感觉自己的理财方式至少稳妥,也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针对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年终奖收入人群,理财顾问李先生建议,应稳妥理财,适当消费,并告诫投资者,不要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我曾接待过一个客户,手里的余钱不多,却执意要进入收藏市场。因为不懂,买回来的藏品假货居多。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把钱存入银行。”李先生说,每一个投资领域都是一门学问,若是贸然进入,受伤的肯定是自己。     首先,切记“懒人理财”。有很多人认为一两万元的年终奖并不是很多,够不上理财的门槛,大多是简单的将钱放在活期储蓄性质的工资卡里,随用随取。“有一些人往往认为储蓄是最安全的理财行为,又能产生一些利息,完全不用费心。我认为,平日还是要多多关注各种稳妥型理财产品,它们的收益往往都会大过银行储蓄。”     二是,关注互联网理财,选择安全性高的宝宝类理财产品。据李先生分析,目前所有的宝宝类理财产品都有两个收益统计指标。一个是七日年化收益率,一个是每万份收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相差多大,每万份收益的差别却微乎其微。作为投资者而言,衡量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劣首要参考的指标是每万份收益而不是七日年化收益率。另外,投资者在理财时选择平台,应远离那些承诺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特别是承诺收益比同业都高出很多的那些平台,很可能债权有潜在的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     年终奖两万元以上:避免亏钱比赚钱更重要     从事销售工作的王先生从业多年,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升为销售经理后,收入也是大涨。据他预计,今年的年终奖至少要在两万元以上。     “我平日多是购买基金和保险。”王先生介绍说,他平日比较关注理财,一些有关理财的热门书,以及知名理财专家的言论都会仔细阅读,认真分析。他赞成著名理财规划师刘彦斌有关保险的言论。“刘彦斌认为,保险在家庭理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理财其实就是在合理消费的基础上,科学地分配家庭储存下来的财产,综合运用储蓄、债券、基金、股票、保险、房地产、黄金等理财工具,实现家庭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保险产品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家庭财产安全、实现资产保全、避税避债、合理安排财产传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险是家庭理财的必需品,是家庭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理财顾问李先生认为,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在理财上规避高风险要远重于获得高收益。针对年终奖在两万元以上的人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高收入家庭也要保持三分之一理财法。即三分之一用于日常开销,三分之一用于原始基金的积累储蓄,另外三分之一可用于提高自身能力及其他社交开销。“我们可以将储蓄卡与工资卡捆绑在一起,根据每个月发工资的日期自动进行定期定额扣款,这是一种将活期收入转入定期的扣款方式。这样能确保"收入-储蓄=支出"的健康理财生活方式。另外,也可关注货币基金。目前看,大多的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在4%左右。这类的投资方式的收益都比活期存款高。如果感觉购买货币基金不太方便,还可关注互联网基金。比如余额宝,一元钱都可存入并计息。5万元即可购买银行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5% 左右。10万元可以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9.6%左右。这样的话,财富呈总体增长趋势,慢慢你的财富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二是,一定要用闲钱进行投资。“像股票市场,就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方式。所以,一定不能用家庭必须生活费用去搞投资,这不利于家庭的财务安全,更不利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李先生推崇著名理财规划师刘彦斌的观点,即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动用家里的应急钱和保命钱购买股票,更不能抵押房产和汽车,用于买股票。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刘彦斌先生曾说,一定不要让本金亏损,在股票市场里,比的是谁"活"的时间长,而不是谁一次性赚得多,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未来。因此,永远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只有先保住本金,才能谈到赚钱。"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先生说:"投资股票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是不要损失本金,第二个是不要忘记第一条。"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大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