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留村,棚里种“斜香椿”

21.02.2019  01:40

在茌平县菜屯镇林场村,从元旦到现在,有十几户人家每天凌晨四点就准时钻进温室大棚。林场村温室大棚里种的不是普通蔬菜,而是香椿树。”  李树朋家的4亩多地上建了两个大棚,每个大棚里能种4.5万株香椿苗,成本4万元左右。

  李树朋在香椿棚里。

  在茌平县菜屯镇林场村,从元旦到现在,有十几户人家每天凌晨四点就准时钻进温室大棚。一直到早上八点,太阳露头了,这群人才从棚里爬出来。30岁的李树朋是其中一员。
  林场村温室大棚里种的不是普通蔬菜,而是香椿树。这些香椿树斜插在土里,根上只是简单压了些土,用李树朋的话说,“这更像是假植”。每天早上,李树朋们在大棚里进进出出,其实是在掐香椿芽。大棚香椿采摘期从年前元旦一直能延续到年后清明节。别看种植方法简单,却是村里花了十几年才摸索出来的“奇招”。
  林场村种香椿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林场村党支部书记赵立华说,从1992年开始,他和村民李延江、李东举等人就开始种香椿。“当年种香椿很简单,像是放养家禽,能长啥样算啥样。”赵立华说,由于这种树的特殊性,种植过程中不需要打药和频繁管理。不过,种了几年香椿后,几个人却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挣钱。“正常的香椿都是在清明节前后上市,赶在集中上市的时候我们根本卖不上价。
  想提高价格,只能错开上市时间。几个人一合计,决定把野外的香椿树搬进大棚里。
  “首先是建大棚,普通的蔬菜大棚肯定不行,只能照着香椿树的高度建,不过大棚太高也不行,不抗风不保温。”赵立华说,刚开始,香椿苗竖着种,发现“长不开、种植数量有限、采摘难”,后来就慢慢斜着种。“进棚的香椿树最好是两年多的苗,这样的苗基本长成个了,养分也够供一年采摘的,而且香椿苗要一年一换。”说起在棚里种香椿,李树朋虽年轻却有不少诀窍。“大棚香椿最适宜的温度就是25—28摄氏度,还要一定的湿度,所以每天下午两点后要喷水,不需要上任何化肥农药,几乎全凭树自身的养分。
  李树朋家的4亩多地上建了两个大棚,每个大棚里能种4.5万株香椿苗,成本4万元左右。从元旦到清明节,李树朋每天都能采60—100斤香椿芽,按平均每斤价格16元左右,一个棚年产量6000多斤,一年下来就是10多万元。“到时候苗子再卖1万多元,光香椿棚一年纯挣七万多元。”李树朋说,种香椿还不耽误种植农作物,加上种玉米等其他农作物的收入,他一年纯收入10万元没问题。村里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很多,李树朋却选择留在村里,大棚香椿是他留下的重要理由。林场村的不少年轻人也回家扎起了种香椿树的大棚。
  如今,林场村共有56个香椿大棚,大的占地两三亩,小的也得占一亩多地。“这几个月里,全村每天香椿芽采摘量平均在五六千斤。”现在,李延江和李东举两人负责全村香椿芽的销路。每天中午12点前,村里的香椿芽就被他们运到聊城市蔬菜批发市场,随后运往全国各地。
  如今的林场村,种地的年轻人多了,从地里“”出来的小汽车也多了。
  农村大众报记者 祝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