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14年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食品生产监管面临的形势,部署2015年监管工作。
一、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全程监管的意识,全盘考虑,找准风险问题,建立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融合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行全过程监管;二是强化问题导向的意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列出问题和风险清单,提出问题治理和风险防范的综合性措施,切实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的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破解问题、化解问题、解决问题;四是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通过完善各项制度措施,依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生产监管责任,依法规范食品生产监管行为。
二、做好“四个落实”。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强化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大中型企业的监管和综合治理;二是落实许可证后监管,加强食品生产原辅料验收、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批批检验和获证条件持续保持的监管;三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生产安全主体责任,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四是落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细化分解目标,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三、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水平,积极稳妥做好许可事项的下放工作,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二是提升监管能力,特别是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对基层监管人员要进行全覆盖、系统化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等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三是提升监管手段,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强化飞行检查、现场检查和问题核查的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现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食品生产监管信息公示力度,重点公示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等信息,增强监管工作透明度。
四、抓好“四项创新”。 一是继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受权人工作,落实企业法人代表和质量安全总监责任,强化企业规范与自律;二是继续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今年重点在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食品生产企业探索建立追溯系统;三是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监管,科学评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合理设定监督检查频次和具体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关口前移,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四是改革监督抽检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率、问题上报率、问题处置率,切实做到专项检查有方向、监督检查有目标、问题处置有成效,不断提升抽检工作的针对性和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