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大亮点传递绿色能量

15.01.2016  14:12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山东林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一年。造林绿化稳步推进,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林业产业稳步提升。全年完成新造林307万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预计林业产业总产值达6198亿元,较上年增长8.1%。

 

擂响战鼓  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实施

 

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山东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指出,这项工程着力建设“山上粮仓”“山上油库”“山上果盘”,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绿色山东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2015年3月25日,山东省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现场会提出,全省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瘠薄山地、重点风沙区和重要水源地周边,大力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

 

济宁邹城市把退耕还果还林作为园区项目来抓,坚持山、水、林、田、路、景统筹规划,同步建设,树栽到哪里,路就铺到哪里,水就通到哪里,电就架到哪里,为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3年完成造林11万亩,其中退耕还果还林8万亩,栽植果树4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两个多百分点。

 

日照市五莲县用发展全域旅游的眼光和标准,谋划推动“森林五莲”“果乡五莲”建设,其中对全县荒山25度以上坡、重点道路两侧30-50米范围内全部实行退耕还果还林。五莲县采用“票询、票决、票评”为主要内容的“三票”制办法,将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流转出来,由企业、合作社、工商个体、大户进行承包经营,推进规模化发展。

 

临沂市蒙阴县坚持荒山开发与流域治理相结合,一治一座山,一治一条流域,治一片成一片,绿一片富一片。全县发展以蜜桃为主的经济林70万亩、生态公益林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达到11722元。

 

2015年,全省退耕还果还林100多万亩,不仅“退”出了林果富民产业,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湿地保护  政府高位推动

 

山东省湿地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湿地总面积173.7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09%,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2015年2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全省湿地分布特点和生态主导功能,重点构建“一环、两湖、三带、四区、五点”的保护管理格局,解决湿地面积缩减、功能退化、利用过度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省编办专门批准山东省林业厅成立了湿地保护处。

 

山东省林业厅编制起草了山东省“十三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目标任务、优先区域和重点工程。副省长赵润田主持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湿地保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省重要湿地保护名录53处(第一批)。2015年,山东争取国家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710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湿地保护资金3000万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湿地保护建设投资12亿余元,先后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马踏湖、单县黄河故道、黄河口生态补水、微山湖湿地修复等一批骨干工程,恢复湿地面积150万亩。全省批建省级湿地公园22处。

 

激发活力  民营林业快速发展

 

在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情绪高涨。调查显示,2014年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林业473亿元,投资规模达713.9万亩,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大户有1365家,成为山东省林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力拉动了全省林业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家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2015年10月24日,山东省林业厅在泗水县举办了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论坛,邀请35位林业企业家和造林大户进行经验交流,推广他们的发展经验。

 

刘均刚厅长说,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积极争取落实产业扶持、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发展壮大林业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支持一批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龙头主体,引导龙头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