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援藏工作队领队讲述援藏事迹:被赞个个是好汉

05.09.2014  18:33

    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李庆雄近日接受了南方报业记者采访。他说,援藏是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共同努力的成果,正是有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作为坚实后盾,在前方的援藏工作队才能在探索中走出一条促进粤藏两地人民文化交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的援藏新路径。

    南方报业:当年进藏时的想法和心情是怎样的?   李庆雄:全国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的工作大局。参加援藏工作首先是自己志愿,再经组织挑选。当年我被定为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时,四十出头,豪情满怀,立志要带领40名队员到充满神秘、神奇、神圣的雪域高原建功立业。   进藏后,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经济要发展,民族要团结,农牧民的生活要改善……援藏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我提出了“四个为什么”的讨论,即“进藏为什么?为藏干什幺?在藏得什么?离藏留什么?”进藏为什么?服从中央工作大局,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为藏干什么?发展经济改善农牧民生话,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解决援藏责任问题;在藏得什么?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解决能力提高问题;离藏留什么?加深了藏汉情谊,光荣完成三年使命,解决援藏干部形象问题。   南方报业:我接触到的许多援藏干部对西藏都有一种难舍的感情。   李庆雄:是的,西藏情怀闪烁在每个援藏干部身上。忍受远离家乡、缺氧对身体的影响,让人深感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脆弱,而因此更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做实每件事”的援藏岁月让人印象深刻。   援藏一任,受益终生,人生有在藏工作的经历是难能可贵的。6月28日是我们第四批援藏队进藏的日子,每年我们都会全队聚会一次,回顾援藏岁月、畅谈人生价值,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为工作生活加油鼓劲。回粤工作后,我总感到生活上工作上再遇到困难,与在藏时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名利方面也会淡化。经受过生与死考验的援藏干部,往往都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爰生活、更加努力工作,也更能接受挑战和勇于担当。   南方报业:在您的记忆里,援藏最难忘的经历可否跟我们分享?   李庆雄:在藏令我难忘的事太多了。许晓珠同志第三次徒步进墨脱,翻越多雄拉山时遇上大雪因体力不支而产生幻觉,自己就地躺下准备美美睡一觉,随行的藏族干部强行把他扶起并劝说鼓劲,艰难闯过了生死关。他抵达墨脫来电报告这个情节时,我掉了眼泪。我想,雪域情深就是这样的。   援藏结束回来后,在藏随我三年的藏族司机江多,患上绝症却没有告诉我。我是有能力接他来穗治疗的,到他病逝后我才从他爱人处了解到,江多认为病难治好就不要告诉我,以免影响我的工作——这是藏族与汉族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南方报业:您对援藏工作的最深体会是什么?   李庆雄:全国对口支援西藏事关中央工作大局。西藏处在反分裂前沿阵地,这里也是全球的生态屏障,西藏的稳定发展与全国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广东援藏20年,努力为西藏的经济发展、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农牧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逐渐打造出了援藏广东品牌!   综述   广东第四批援藏到位资金3.35亿元,建设项目212个   援藏资金向农牧民群众倾斜   广东援藏20年,第四批恰是时间上承上启下的一批。事实上,这种承上启下不仅在于时间上。从第四批开始,援藏工作从基础援藏转变为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援藏资金向农牧民群众倾斜。   据统计,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到位资金3.35亿元,建设项目212个。同期,广东与林芝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的项目意向投资资金达到6亿元。   援藏干部16次行走“生死墨脱路”   血浓于水的粤藏情是第四批援藏队留在当地深刻的烙印。全国援藏干部模范许晓珠至今仍是墨脱群众心中的好县长。   2004年6月,许晓珠被选派参加援藏工作,担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随后两年多时间里,他16次进出墨脱,历经生死考验,走遍全县七乡一镇,察民情、访民意、解民难。   彼时,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进墨脱仅有的4条路全部要翻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行走在泥石流塌方区和险峻的峡谷、悬崖及满是毒草、蚂蟥、猛兽的原始森林中,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因此被称为“生死墨脱路”。组织上要求在墨脱工作的援藏干部,最多进去1—2次,但许晓珠在两年半时间里16次徒步进出“生死墨脱路”。据不完全统计,许晓珠50多次跑到拉萨争取项目资金,为墨脱争取国家资金近1个亿,公路建设计划资金约7个亿。   许晓珠展现了广东援藏人对促进藏区发展的真情实意。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曾赞扬,广东省第四批40名援藏干部“个个是英雄,人人是好汉”。   走“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新路   亘古荒凉的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的欢颜是对援藏队工作最大的肯定。第四批广东援藏队把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带进西藏、带到林芝,以“产业援藏”“智力援藏”进行新一轮援藏。   考虑到林芝地区旅游、水利、森林、藏药等资源之丰富,援藏队千方百计将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投入援藏资金4400万元,兴建了30万平方米的“林芝地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为林芝地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开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林芝地区的波密县,崇山峻岭之中生长出来的野生天麻远近闻名。为打造这一品牌优势,援藏队投入资金570万元,建立起天麻种植基地,首创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将小生产与大市场顺利对接起来,努力做成农业龙头企业。   第四批援藏队在藏期间,由广东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的法国朗德鹅肝养殖基地,由中山大学生物科技学院规划投资9000万元的西藏学者藏药基地,由省交通集团投建3000万元的南粤大道等大型项目先后落户林芝。   第四批援藏队还投入援藏资金500万元建设林芝一中图书馆,如今已是当地的“智力纽带”。   这些在林芝地区拔地而起、四处开花的大型项目至今被广大农牧民亲切称为“产业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仅融入了广东援藏人的雪域情怀,也成为林芝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