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极端地质变化从湿地保护开始

04.05.2015  14:03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同时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由地震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有专家指出,地震频发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一定关联性。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词汇在前几年曾经是大家讨论的热词,虽然近年来似乎从大众眼中消失,但专家应对气候变暖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虽潜移默化,但在一定时期引起其他连锁效应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是人类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一些地质学家解释,CO2排放增加导致气候变暖会引起地球两级冰帽融化,释放出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那么如何共同应对温室效应,有效控制及减少CO2的排放,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急待解决的生存问题之一。

 

森林、湿地与碳汇于近几年逐渐进入专家的视野。湿地,作为介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多功能生态系统,在能量与物质转换中起着显著作用。湿地,又被称为“储碳库”,是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是仅次于森林的重要碳汇。湿地的碳汇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空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变化为固定形式的有机碳储存在动植物体内,动植物的死亡与尸体降解会使固定形式的碳重新以CO2的形式返回大气之中。湿地的碳汇作用,对调节空气中的CO2总量、乃至调节气候变化都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

 

研究表明,我国森林、湿地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国依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面积仍在萎缩、湿地受到的威胁压力仍进一步增大。与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相比,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威胁湿地生态状况的主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转变为现在的污染、过度捕捞和采集、围垦、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建占用。湿地,特别是泥炭地类型的自然湿地如继续萎缩,势必促使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消失,释放更多的CO2到大气层中,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激化地质事件的爆发频率。

 

湿地保护事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才逐渐受到重视。据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虽然逐步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但湿地保护空缺仍然较大,湿地保护管理任务非常艰巨。我国湿地保护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较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虽然有所提高,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徙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由于湿地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碳汇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有所减退,超过一半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从管理角度来看,虽然出台专门湿地保护法规的呼声较高,但正式出台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规还有一段距离,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也未完全建立,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还十分薄弱,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如此严峻的湿地保护形势,以及矛盾突出的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尽快补上湿地保护空缺的短板,事关构建良好生存环境、全面建成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大局。各级政府应顺应人民群众对和谐生存环境的期待,推进湿地保护事业发展,全面增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为增进人民生态福祉、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