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上抒写应急担当 济南应急在改革中砥砺前行
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济南市应急管理局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宣教效果。
防汛救援演练在雪野湖展开。
贯穿全年的全灾种应急救援演练极大提高了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打通空中救援绿色通道,将外地患病儿童快速转运到省城医院接受救治。
社区应急救援站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疫”路冲锋,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需求。
践行黄河战略,迈向黄河时代。立足济南,站在更大的区域格局中谋划定位与使命,既是济南作为中心城市应有的担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安全事关改革稳定发展大局。“作为新时代的应急人,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护好城市安全、百姓安宁。”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刘动直言。
2019年3月22日,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在大格局中找准定位,树立“大安全、大应急、大联动”的观念,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三条主线,逐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
立机制
搭稳应急管理“四梁八柱”
改革源自发展需要。应急管理部门面临工作基础弱、底子薄、摊子大、任务重的困难,肩负“多灾种、长链条、全天候、高敏感、大应急”的职责使命,改革步子必须要蹄疾步稳。
根据改革方案,市应急管理局整合了8个部门、3个议事协调机构的相关职责,以及1个事业单位的部分行政职能。
建局之初,市应急管理局就确立要以宽肩膀勇担重任,以先手棋布局落子,着眼新时代应急管理新要求,客观研判应急管理新形势,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力求实现应急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
目前,济南市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和防汛防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等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的大应急管理新体制。
一年多来,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探索建立起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应急指挥机制、应急协同救援机制、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机制、军地协调联动机制等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和接报处置等制度,应急值守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健全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科学、迅速、有序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济南市已编制了完备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起以总体预案为核心,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重点企事业单位预案、重大活动预案为基础,覆盖多层级、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重精准
打出监管执法“组合拳”
9月1日上午,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来了一队人马,他们中有市安监支队的执法人员、安全专家、人大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座谈、看资料、查现场、反馈、督导整改等流程“一气呵成”。这是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开展的一次“执法开放日”活动。
应急管理改革是趟水过河,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始终是基础中的基础。市应急管理局创新监管执法方式,主动排险除患,扫雷拔钉,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针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区县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弱、行业安全监管不到位等“老大难”问题,济南市应急管理局设立“执法开放日”,邀请新闻媒体、企业界政协委员,全程监督、指导安全生产执法过程。
同时,济南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各级执法力量,打破原有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2+2”(在全市范围开展2次异地执法检查、在执法力量薄弱的功能区开展2次“下沉式”执法检查、在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较弱的区县开展2次“帮扶式”执法检查)执法活动。今年1至10月份,全市范围内已执法检查企业8303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6955条,联合检查次数位居全省第1位。
市安委会办公室也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督导、检查的作用,综合运用约谈、警示、通报、考核等手段,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随之,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夏季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未成年人防溺水、危化品道路运输、反“三违”、企业“四项制度”落实、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督查密集展开,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夯基础
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我们小区有住户家里着火了,赶快来救火!”伴随着急迫的求救声,历下区建新街道社区应急救援站的队员迅速赶到失火住户家中,扑灭了着火的抽油烟机和窗户。询问失火原因,住户称做饭时到别的房间接电话,时间一长忘记了正在燃烧的炉子,引发了火灾。如果不是应急救援队员及时赶到,后果无法预料。
挪开砸车的树、捅掉马蜂窝、救助走失的宠物、撤下炉子上烧干的锅……一年多来,济南通过试点建设社区应急救援站,为社区居民的安全生活干了不少“抬腿就到、伸手就帮”的事。救助家中失火、处理线路自燃、清理高空坠物更是应急救援队员的看家本领、必备素养。
2019年,济南在历下区试点建成20个社区应急救援站,形成了“1分钟接报、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救援体系,实现了“打早灭小、快速救援”的目标。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社区应急救援站已成为老百姓身边的第一道安全防火墙。今年,市政府将应急救援站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拿出专项建设奖补资金400万元,不断加大全市建设社区应急救援站的力度。目前,22个社区应急救援站已建设完成,总数达到42个。
抓队伍
锤炼应急救援拳头力量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是改革发展对应急人提出的新要求,能否解决好“人”的问题成为关键,打造素质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将散落在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应急装备、应急力量整合起来,组建起涵盖专业救援力量、社会救援力量、民间救援力量,探索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联动,社会精准参与、军地密切协同”的救援新机制。
迎战“利奇马”台风、紧急处置山火、为患病儿童开辟空中绿色通道、处置山体滑坡等重大应急战斗中,都有“应急铁军”坚强有力的身影。
今年4月份,济南市应急管理局与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第一地质大队签署应急联动合作框架协议。7月份,中石油管道济南输油气分公司、振邦保安公司等7支全新的救援队伍也进入全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全市已有政府救援力量48支、企业专职救援力量4支、社会救援力量14支,救援专家队伍300余人。
强融合
建立应急管理“一幅图”
改革与创新,从来都是相伴而生互为依托的。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在工作中掀起了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新热潮。
今年,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结合“智慧泉城”平台建设,将公安、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视频监控点位,以及气象、交通、住建、地震等相关重要数据,全部共享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电子大屏“一幅图”动态监控全市林地、河道、水库等防护重点目标情况,实时掌握主要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专家等分布情况。
“一旦发生灾情,指挥员随时知道救灾队伍在哪里、物资在哪里、装备在哪里、专家在哪里,有利于迅速决策,第一时间开展施救。”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秦玉庆介绍。
截至目前,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整合了防汛、公安、交警、消防、120等相关视频监控11700余路,确保了全市重点公共安全区域“一点即现、全时掌控”。
特别是依托移动应急指挥车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图像传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现场通过180部可视化对讲视频、语音模块结合自组网系统可与单兵头戴式摄像机、无线对讲、无人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实现跨网络、跨地域互联,将现场音视频画面通过单兵装置自组网传输到前方指挥平台,可对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处置,实现救援指挥中心对突发事件现场的“零距离”处理和指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广宣教
打造宣传教育“新阵地”
本着“一人受教育、全家都受益、社会共进步”原则,8月12日上午,济南市应急管理局与济南老年人大学、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七兵堂应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安全知识联合宣教意向书》,并设立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探索出多责于一岗的安全宣教“济南做法”。
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说:“联合宣教活动为公司6万多名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将使员工学习到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的安全知识。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为服务对象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更多安全知识起到很好的帮助,我们将充分利用好阳光大姐这个平台,为全市安全生产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主题,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了“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行动、应急救援演练、安全宣传五进、天天学应急等丰富的宣教活动,对提高全社会本质安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资1.5亿元建设全民安全体验馆,建成后将为泉城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质效
创新开展行政许可“云审查”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的审批需求,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创新开展“云审查”服务,着力解决疫情期间新上项目无法现场审查的难题。
所谓“云审查”,就是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的相关参与方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对不需要实地勘查的项目进行审查。“应减尽减、能减则减”,压缩了办理环节,提高了办理速度,最大限度便民利企。2月24日,在疫情防控最严格的时期,济南市应急管理局采用“云审查”模式,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圣泉集团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的安全审查,确保了企业正常开工。截至发稿,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共对64个建设项目进行“云审查”。
“没有想到会用这种方式对我们的项目进行审查,也没有想到在这种非常时期,应急管理局能为企业提供如此便捷高效的服务。”一家尝过“云审查”甜头的企业负责人说。目前,该做法作为服务民生、服务企业的创新举措,长期坚持并广泛推广。
除了“云审查”,济南市应急管理局还对落户济南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等行政许可实行精准服务,一企(项目)一方案,优化审批流程,全程高效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制规划
推动物资储备和产业发展
应急物资是应对安全风险的有力“武器”。多一份应急物资保障,就会多一道安全屏障。
为准确掌握全市应急保障到底“要多少”“有多少”“产多少”,济南市着力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将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纳入2020年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重点任务之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为此,济南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编制了全市日均消耗医用防护物资需求清单、库存清单、防护物资生产(销售)企业清单。
围绕“三张清单”,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加强了实物、产业和协议三项储备。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市级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并督促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按照7天到10天的储备量,各区县不少于1个月的储备量,不断厚实自备应急物资储备基数;协调市工信局规划、引进、壮大一批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分门别类建设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加快推进平阴应急装备产业园、商河防疫物资产业园建设,实现应急物资储备“本土化”;与中石化山东济南分公司、中国中丝集团、稳健医疗集团等企业签订应急物资代储协议。同时,将各区县应急物资代储协议单位纳入全市“应急物资虚拟库”,实施统一管理调度,确保关键时刻“为我所用”。
如今,山东省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的龙头企业漱玉平民大药房专业仓库内,存放着济南市6万余套医用防护服、5万余只医用N95口罩、40万余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防疫物资,为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随时提供充足的医用物资保障。同时,中石化山东济南石油分公司储备库代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储备着价值600万元的应急物资,包括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平时,这些物资可通过加油站的便利店对外销售,但要随出随进、及时补货。战时,企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物流配送体系,迅速将应急物资运抵受灾一线。
与“三项储备”一同推进的,还有向社会发布的《济南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大河奔流,浩荡向前。拥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在千年古城渐已形成,磨砺以须的济南应急也必将在大潮中倍道而进。(记者邹建明通讯员张子峰王锋商红伟)
编辑:庞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