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废弃地膜回收率低 污染环境粮食减产

07.09.2014  10:34

   种子播在残膜上,减产10%

  走在棉花主产区,白花花的废弃地膜,或堆放在田埂沟渠,或被吹到枝头屋顶,随风飘舞、呼呼作响。据了解,我省废弃地膜回收率不到30%。

  “废弃地膜一是影响土壤通透性,导致水分难以下渗,阻碍水肥调节,降低土壤肥力;二是影响田间作业,残膜容易缠绕犁铧,堵塞播种机和施肥机;三是影响作物发育,阻碍根系深扎和微生物活动,导致出苗及根系发育困难;四是影响生态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省农技站推广研究员高中强介绍说,自80年代使用地膜至今,废弃地膜已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威胁粮食安全。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6.9%,烂芽率5.2%,减产10%。

  废弃地膜成灾,不只存在于棉花主产区。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2012年全省农膜用量13.87万吨,约占全国的12%,主要用于蔬菜、西甜瓜、花生、棉花、马铃薯和烟草,总覆盖面积3757.58万亩。而2013年,我省耕地面积为1.14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亿亩。

  记者了解到,捡拾、搂出的地膜,多被废品收购者以约0.5元每千克价格回收。价格太低,捡拾费力,加上对废弃地膜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农民自主回收积极性不高。而地膜回收点和再加工企业,也是少之又少。在滨州、济宁、日照等地市,目前尚未建立回收站。

   地膜生产“减料” 监管部门缺位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 13735-92)明确规定,0.008mm为最低厚度。可很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地膜厚度不达标,多为0.004mm—0.005mm的薄型地膜,甚至有0.003mm的超薄型地膜。如花生多用0.004mm地膜,棉花多用0.006mm地膜。采访中发现,农民们为节约成本,也多用超薄膜。

  “从生产成本上,0.004mm比0.008mm省一半,但由于质量差、容易破碎,又缺少机械,回收难度很大。0.008mm可回收,但80%是泥土和化肥,也很难清洗再利用。”高中强认为,地膜越薄,回收利用难度越大,价值越小。

  记者在省内采访发现,目前没有明确部门对农膜市场进行监管,导致了“都管而都不管”。个别企业以劣质农膜、低廉价格抢占市场;农民购买劣质农膜后,不知向哪个部门投诉,维权意识淡薄。而部分农膜在塑料化工市场经营销售,农资执法难以监管。

   推广成本高企 降解膜亟需补贴

  8月30日,在惠民县淄角镇小沙村的棉花地里,往年白花花的地膜不见了。村民李加民60亩棉花地,用的双降解生态地膜,已开始大面积脆化碎裂。

  “今年不用捡膜了。进入封行期,地膜就开始降解。到收获期时,一半都降解了。”老李对收成很满意,双降解地膜的使用,对棉花的产量和生长周期并无影响。他亲切地称这种地膜为“自化膜”——自动就能化了的膜。

  明年还用吗?老李却说不一定。他算了一笔账:“普通地膜一公斤12元,一亩用4.5公斤;可降解地膜一公斤30元,一亩用5公斤。这一亩就增加了96元。”核算下来,老李承包的60多亩地,成本增加5760元。

  针对双降解地膜推广难题,“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每亩补助不超过30元。不可降解标准地膜,每亩补助不超过20元。补助对象为农民、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是今年发布的《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总体规划》(2014-2020年)提到的。《规划》还提出了目标:可降解地膜占地膜总量4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占不可降解地膜总量4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到80%。(记者 王新蕾 通讯员 王军)

 

(责任编辑:宗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