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片断:萧军发言遭胡乔木反驳

26.10.2014  13:52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座谈会中称,参加此次盛会,不禁让她想起当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那么,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会议?

          在杨家岭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2日、16日、23日,先后分三次举行。与会代表百余人,围绕着文艺与政党意识形态的关系等诸多事关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会议中还穿插着不少趣闻轶事,在朱鸿召所著《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一书以及《湘潮》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一些资料中,《往事》编者摘编出以下细节,力求还原会议现场的独特景况。           ■毛泽东的“两支军队”           1942年5月2日下午一点半,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楼下不大的会议室里,一百余位被邀请来的文艺界代表坐在长条板凳上,静候着毛泽东。           毛泽东面带笑容,从连接山上宿舍的门里走进会场。大家都自觉起立,由周扬介绍,毛泽东上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           特地从晋西北前线演出现场赶回延安参加文艺座谈会的八路军一二〇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双手握住毛泽东的手,没想到毛泽东还认识他。“欧阳同志,你从前线回来了?”欧阳山尊眼睛湿润了。           问候完毕,毛泽东走到主席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凯丰宣布开会。小小的会议室里,响起了毛泽东抑扬顿挫的湖南腔:“同志们!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之间的正确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           毛泽东说,在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后来正式发表的文本中,这句话改为“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手里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           毛泽东讲完之后,会议稍作休息。此前为筹备召开会议,毛泽东曾多次邀请作家萧军、艾青、丁玲、刘白羽、白朗等人,到杨家岭征求意见,并留饭宴请。这次开会,白朗打趣地问毛泽东:“主席,今天可还要请我们吃一顿?”毛泽东笑着回答:“小米饭是有的。”           整个座谈会期间,毛泽东请大家吃了三餐,却并不是小米饭,而是延安难得见到的大米饭,佐以炒肉片、炒鸡蛋。文人们胃口大开,一饱口福。           ■萧军“头炮”大走调           休息过后,继续开会,大家发言讨论。           开始有些冷场,台上看着台下,台下看着台上,一时没人愿意第一个讲话。毛泽东提议,请萧军第一个发言。丁玲马上附和着说:“萧军,你是学炮兵的,你就第一个开炮吧!”           萧军开会前考虑到自己秉性耿直,为避免意见冲突,打算到三边地区体验生活,等会开完再回来,是毛泽东几次写信邀请,他才参加会议的。两句话一鼓动,萧军就从位子上站起来,挽了挽袖子,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其中说到:“红莲、白藕、绿叶是一家;儒家、道家、释家也是一家;党内人士、非党人士、进步人士是一家;政治、军事、文艺也是一家。虽说是一家,但它们的辈分是平等的,谁也不能领导谁。我们革命,就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旧世界砸得粉碎,绝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像今天这样的会,我就可写出十万字来。我非常欣赏罗曼·罗兰的新英雄主义。我要做中国第一作家,也要做世界第一作家。”           萧军边说边不断喝水,一缸子凉开水喝完了,毛泽东叫人又端来一杯。许多听众对萧军的发言摇头,发出嘘声。毛泽东示意大家安静,他一边听、一边记,有时点头,有时淡淡一笑。           只有坐在萧军旁边的胡乔木站起来反驳:“文艺界需要有组织,鲁迅当年没有受到组织的领导是不足,不是他的光荣。归根到底,是党要不要领导文艺、能不能领导文艺的问题。” 萧军毫不示弱,马上回击。胡乔木照顾大局,没有再接茬,而是让更多人发表意见。据胡乔木晚年回忆,第一次会议后,毛泽东叫胡乔木到他那里去吃饭,庆祝斗争胜利。           何其芳发言说:“听了主席刚才的教诲,我很受启发。小资产阶级的灵魂是不干净的,他们自私自利、怯懦、脆弱、动摇。我感觉到自己迫切地需要改造。”这位曾经以《画梦录》获得1936年度《大公报》文艺奖的温情脉脉的诗人,1938年8月到延安后,扔掉了忧郁感伤的调子,换上一副高亢明亮的歌喉。他的发言,赢得了毛泽东的会心一笑。但知识分子当时的反应并非一致称赞,在回到各单位组织的小组讨论会上,有人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带头忏悔啊!”           ■欧阳山尊举手“上前线”           5月16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全天讨论,也是争论得最激烈的一次。毛泽东始终在边听边记,偶尔插言,没有正式讲话。           欧阳山尊介绍前线战士和敌后老百姓对于文艺工作有很多要求:“他们要你唱歌,要你演戏,要你画漫画,要你写文章,并且还要求你教会他们干这些。不能说你是一个作家就拒绝给他们唱歌……他们需要什么,你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来,正像鲁迅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甚至发两分光。”他提出:“前线的战士和老百姓很需要文艺工作。这么多的文艺干部,都留在后方干什么?大家都上前线去吧,我举双手欢迎!”说着,他就高高举起了双手。           毛泽东听到这里,高兴地对朱德说:“到底是从前方来的,就是不一样啊!”朱德点头说:“是的,是的。”           欧阳山尊1938年4月随上海救亡演剧队一队经山西、西安到延安,在“抗大”学习后,调任八路军一二〇师战斗剧社社长,长期在前线工作。发言中他还说:“有一些人在部队里搞文艺工作不安心,干到头来也只是个排级干部。我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哪一级干部的问题上,是趣味不高的。鲁迅和高尔基又是哪一级干部呢?要注意的倒是如何满足群众的要求,如何把工作做好的问题。”           发言后,欧阳山尊发现自己手上都出了汗。           ■“胡宗南打不进来”           第二次会议上引起争论的焦点人物,仍然是萧军。           他继上次会议发言大走调后,又尖锐地说:“你们共产党现在又开文艺座谈会,又在整风,你们现在整’三风‘,将来总有一天会整’六风‘,你们为什么不在十年以前就提出来呢?”           萧军的意思是,你们早就应该整了,而且还要整得厉害一点,但这样整风能不能整得好,他表示怀疑。此前,他在与毛泽东的频繁交往中,毛泽东曾经动员他申请入党,萧军拒绝了,表示自己“个性太强,与贵党的组织纪律性难于相容,还是在党外自在些”.           对于这种具有挑衅性的话,还是胡乔木针锋相对:“我们党提出整风是因为我们坚信自己的事业的正确性,所以才能够进行这种严格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从现在提出整风才开始,而是从建党的那一天起就这样做的。我们欢迎各种善意的批评,但也不惧怕任何恶意的中伤和歪曲。”           下午的大会发言快结束时,女作家白朗递上一个纸条,请毛泽东讲讲战争形势。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你们大概是听到了南边又有战斗的消息,胡宗南又在制造麻烦。这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我们把他们消灭,一种可能是他们打进来。打进来怎么样呢?也无非是阿房宫(指中办大楼)我们住不成了,那就暂时让给他们。所以,女同志先不要把养的鸡杀掉,也不要忙着把孩子送老乡抚养。他们打不进来,我是有调查研究的。即使胡宗南打进来,我们还可以到别的山沟把会开完。”           大家听后笑了起来。           ■朱德点名批吴奚如           第二次会议上,曾担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及江北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吴奚如的发言,受到朱德的点名批评。           吴奚如认为:搞文学的都要有个立场,现在不是抗日吗,中共党员没必要时刻都将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党的立场挂在门面上,这样会不会更利于统一战线?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日本侵略者,我们革命文学的立场应当是一切有利于抗日。国共摩擦,同室操戈,只能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他刚从“皖南事变”的流血冲突中历经艰险,突围回到延安。吴奚如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发言马上引起朱德的严厉批评。           朱德一直坐在主席台上旁听,吴奚如发言后,他站起来讲话,没有批评萧军,而是点着吴奚如的名字说:“吴奚如,你是人民军队的一名战士,居然讲出这种话来,你完全丧失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西安事变‘后,我们讲一切有利于抗日;现在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我们不能再笼统地讲抗日统一战线,应当明确是什么人领导下的抗日,也就是说站在什么立场上的抗日。”           朱德的批评是很严厉的,吴奚如没有回话。后来在整风运动中,继中央研究院批斗出“托派”王实味后,接着就在中央党校批斗出“特务”吴奚如,证据就是白纸黑字印在报纸上的小说。           后来的会议期间,朱德还有一个讲话,不点名地批评萧军的发言说:“大会第一天有人发言,他不但要做中国第一作家,而且要做世界第一作家。又说鲁迅一直是革命的,并没有什么转变。还说他自己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依我看,我们每个作家都不要眼睛太高,要看得起工农兵。中国第一也好,世界第一也好,自己封的不行,要有工农兵群众批准。”针对歌颂与暴露的争论,朱德说:“共产党、八路军,就是有功有德,为什么不该歌,不该颂呢?”           ■“康生,管好你的狗!”           5月23日第三次会议,也是下午开始的。事先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要做结论讲话,所以这天下午会场爆满。           整个下午继续发言讨论,罗烽赞成萧军观点,郑景康提出党对文艺工作还是不够重视。下午发言讨论到朱德为止,吴印咸招呼大家到礼堂外边合影留念。前边一排小马扎,后边放着几排长条板凳,中间再站上一排,一百余人的合影照就这么随便站,随便坐。没有领导群众之分,谁愿意坐前排中央位置都可以。           在前排当中紧挨毛泽东右边的是鲁艺文工团演员田方,他当时回家对妻子于蓝讲:“闭幕前宣布毛主席和大家一起拍照留念,大家高兴得鼓起掌来。但是,很多同志都那么谦虚,不好意思靠近毛主席去坐。我不怕,我就要坐在毛主席身旁!”           毛泽东还是特别关心丁玲,他四处张望,问丁玲在哪里。看见丁玲在隔他三人的位子,挨在朱德旁边,毛泽东才放心地坐下,开玩笑说:“照相坐近一点,不要明年再写《三八节有感》。”           摄影师吴印咸正要按下快门时,不知从何处跑来一只狗闯进镜头,毛泽东站起来,一边轰跑狗,一边冲康生高喊:“康生,管好你的狗!”人们都笑起来。当时康生任社会部部长,就是负责反特务、走狗的。           座谈会的标准合影照片中,前排左起第二人是刘白羽,他个子大,身量重,不小心一下子就把小马扎给压塌了,仰面朝天,引得大家一阵哄笑,眼光都转向他。自己带个相机站在一旁的郑景康,按下快门,抢拍下座谈会合影照的“花絮版本”.合影过后,大家吃晚饭。天色已晚,饭后毛泽东作总结讲话,考虑到人太多,临时将会议安排在小礼堂外边的空地上开。           毛泽东作报告的时候,会场静悄悄的,一百多人似乎都在屏息倾听。毛泽东说:“同志们,座谈会开了三次,开得很好。可惜座位太少了,下次多做几把椅子,请你们来坐。我对文艺是小学生,是门外汉,向同志们学习了很多。前两次是我出题目,大家做文章。今天是考我一考,大家出题目,要我做文章。题目就叫’结论‘.朱总司令讲得很好,他已经作了结论。中央的意见是一致的,有些问题我再讲一点。什么是我们的中心问题呢?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的结论就以这两个问题为中心……”           这段话没有写入后来公开发表的正式文本,可见召开这次座谈会,不是毛泽东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经过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通过的决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