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0年建立全国统一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

29.06.2018  16:24
  记者从6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7月1日开始施行,省林业厅将以贯彻落实《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到2020年,山东将完成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形成详备完整的资源档案,建立全国统一的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古树名木网络化管理。

  省林业厅副厅长马福义介绍,我省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17市均有分布。调查统计表明,全省古树名木总计34.9万余株,其中单株古树8517株,古树群1165处34万余株,名木800株,分属于46科99属184种。

  在单株古树中,按树龄划分:一级古树(500年以上)1920株,占22.5%;二级古树(300-499年)2486株,占29.2%;三级古树(100-299年)4111株,占48.3%。从树种看,数量最多的是国槐2908株,占34.1%;其次是侧柏1511株,柿树、银杏和枣树分别为1104株、558株和547株,这5个树种占单株古树总数的77.8%。古树群多分布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古刹、风景名胜区和古镇古城等,以济宁和泰山的古树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

  从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和保护程度来看,位于寺庙、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的古树名木保护最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和自然人文景观,这些古树名木多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一般都设有围栏或支架,人为干扰因素较少,管理规范、专业,有的还安排专人看护,责任明确,生长状况良好。而处于许多零星分布的单株古树名木,大多生长在村镇街头,受重视程度较差,一般任其自然生长,人为干扰频繁,管理不到位,病虫害较严重。还有一些古树因树龄较大而树势衰弱,或因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尽管一些地方制定了古树名木管理规定和保护办法,但仍缺乏有效的管护,生长状况堪忧。

  针对近期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目标,马福义表示,到2020年,山东将完成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形成详备完整的资源档案,建立全国统一的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古树名木网络化管理;建立古树名木定期普查与不定期调查相结合的资源清查制度,实现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起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系统化管理;建立比较完备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治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使古树名木都有部门管理、有人养护,实现全面保护;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起一支能满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队伍;社会公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记者 齐静

   [编辑: 张珍珍]
山东为古树名木划"保护圈" 新规7月1日起施行
  大众网济南6月28日讯 山东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半岛网
《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7月1日起施行
   中国山东网6月28日讯 (记者 刘自锐)记者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