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新实施“1344”建设模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05.11.2015  13:47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山东省唯一由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自2010年11月设立以来,坚持以求实创新的态度进行规划建设,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不断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1344”建设模式,即:制定一个建设路线图;树立三个建设理念;搭建四个保护平台;实施四项传承工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生态性保护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工作范例和可借鉴的工作路径。

  一、编制总体规划

  规划是保护区建设的路线图和方向标,对于保护区建设走向至关重要。潍坊市于2012年6月成立了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机构,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到省内外和各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于2012年底编制完成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定位准确、专业性强,在省文化厅、文化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会上,均一次性获得通过,并于2013年5月获文化部正式批准实施。该项工作被评为2012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之一。

  二、践行三个理念

  先进的建设理念是保护区建设的导航器,是保护区建设成果的思想保障。保护区从文化规律、潍坊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三个建设理念,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保护区通过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全方位宣传非遗,促进非遗保护的社会共识与民众自觉,使人人了解非遗,利用非遗,传承非遗;开办“潍水讲坛”、尼山书院、传习课堂,广泛传播传统文化;开展技艺传承免费培训工程,培养民众文化兴趣,壮大传承人队伍;组织非遗项目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传统的文化生活逐渐回归,融入当代民众生活。

  (二)非遗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文化主管部门借助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文化交流平台,扩大文化视野,引进先进理念,促进文化合作;引进台湾、日韩先进的文创经验,签署文创产业合作协议,促进文创项目对接落地;促进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搭建文创推广平台,整合项目资源,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共享与区域文化产品的推广。

  (三)非遗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保护区定期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将传统舞蹈、戏剧、曲艺、音乐表演送到民众身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常年组织各类传统技艺的免费培训,为民众提供学习技艺、自主创业的机会;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示潍水文化,提供非遗通俗读物,将非遗保护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非遗真正够为民所用,全民共享,满足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搭建四个平台

  保护区建设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从非遗本质和时代特征出发,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实现。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搭建了四个保护平台:

  (一)非遗传习平台。1、组织实施了非遗师徒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全市百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收徒达4000多人。2、组织非遗社会传习讲堂30个,年均培训500多名传承人和非遗保护业务骨干。3、自2009年以来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在校园进行项目传习,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材》在部分小学中使用,每年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4、全市建立常态化非遗传习所235个,每个传承人规定传习时间每年平均达到1000小时。

  (二)文化传播平台。1、组织茂腔、地秧歌等表演类非遗项目下乡表演,进行文化惠民活动,平均每年为群众表演2000余场。2、2012年开设“潍水讲坛”,已举办30期,参与听众6000多人。3、组织参加各种大型展会,推广传播潍水文化。先后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了中国非遗博览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近百个大型展览活动。4、借助传统民俗节庆、文化遗产日等节点举办各类民俗、非遗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示传播活动,提升全市民众对潍水文化的认同。5、2013年以来,潍坊广播电台开播了《文化潍水》专题节目,介绍保护区的非遗资讯;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分别建立介绍保护区建设的网站频道;潍坊各地方电视台不定时播出各非遗项目的专题片、记录片,随时发布保护区建设的相关通讯。

  (三)学术研究平台。1、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学术支撑。保护区先后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20多项,课题结合保护区规划建设进行学术研讨,为总体规划的制定、非遗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资料储备和理论支撑。2、成立各种学术组织,多渠道开展潍水文化研究。目前,全市已先后筹备成立了潍坊民俗学会、潍水文化研究会等100多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3、非遗专著不断涌现。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编辑出版了《潍坊文化简史》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古风遗韵》等200多部介绍潍坊传统文化的项目丛书。

  (四)市场推广平台。1、依托每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展会年均销售额达亿元以上。2、建立文化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上推销潍坊民间工艺品。已有多家网络软件公司开发了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好品潍坊等商业销售平台,向世界各地推销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和非遗衍生品。3、打造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主题的文化园区。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齐鲁酒地文化产业博览园、青云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一大批集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产品销售于一身的文化园区,成为推广潍坊文化旅游产品和民间艺术产品推广销售的重要载体。

  四、实施四项工程

  (一)资源抢救工程。1、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和挖掘,收集整理非遗资源线索2万多条,整理各类项目近千项,从整体上掌握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况。2、积极申报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各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目前全市已有世界级代表性项目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55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32项、县级代表性项目878项。3、全力抢救濒危项目。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采取优先保护的方式,使潍坊核雕等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并重新焕发了生命力。4、详细记录归档。通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工程,对各类非遗文化资源信息进行挖掘记录,建设完善实现社会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二)技艺培训工程。1、举办全市年画创作培训班和“潍水流韵”潍坊民间传说创作年画大赛。举办民间手绘年画常年培训班,现已培训学员达3000多人次,青州建立了拥有万余平米综合设施的农民画创作基地,常年吸引农民画爱好者参与学习和培训。2、开设潍坊核雕大讲堂。先后培训学员200余名。3、启动“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该工程包括潍坊刺绣传习课堂、潍坊刺绣进校园活动、暑期少年体验班,“指尖上的记忆”首届潍坊刺绣传习作品比赛暨传习作品展览等活动。4、市保护中心分别与潍坊技师学院,潍坊聋哑学校等学校合作,将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作为传承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进行了非遗职业化教育的探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先后在大中院校、中小学开办了古琴、风筝、剪纸、刺绣、核雕等文化兴趣班、技艺培训班300多期,每年培训学员达数万人次。

  (三)设施建设工程。1、保护区已建成潍坊风筝博物馆、高密博物馆民俗厅、青州市范公亭非遗主题公园等16处高标准的非遗专题博物馆,规划建设了寿光市盐业专题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10余个非遗展示场馆。2、全市已建立非遗项目传习所300多个,其中命名挂牌市级非遗传习所66处、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0个,非遗传承教育基地6个,建立了30处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米以上,集传习、宣教、传播、研究、体验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3、全市已建立以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临朐沂山东镇文化旅游区、景芝酒文化展示中心、青州宋城文化园区等为代表的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

  (四)非遗衍发工程。1、在政府的主导下,城市中心区域规划打造了创意西街,引入文化创意项目200多个。该街区已成为潍坊非遗研发、文化创意的主题街区。 2、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签署了《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发展与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百工百艺”潍坊非遗项目创新工程合作协议》,启动了两岸文创产业的合作。3、在十笏园文化园区规划建设“巧艺百工坊”,打造非遗与现代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验基地。4、推动非遗项目与国际接轨,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牌年画等项目与国际时尚品牌欧莱雅,柳疃丝绸与国际时尚品牌爱玛士、阿玛尼的合作,将潍坊非遗项目推向了国际舞台。

  “1344”建设模式在建设理念上遵循了非遗生存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关注了非遗与民众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密切关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解决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唱“独角戏”的问题,弥补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缺失环节;在建设方向上观照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承发展关系,把视点伸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发展与创造力再生,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问题;在项目设计上从区域文化形态的整体存续出发,保证了模式运行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实现了对非遗的整体性与生态性保护。

  “1344”建设模式的形成,既具有半岛形复合性区域文化的个性特点,又具有国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原则的普遍含义,其模式实施后所形成的成果表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保护原则与理念导航、规划落地的建设行程以及强身壮体、创新发展的传承措施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广泛的积极意义,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亦具有示范性和引领含义。

  在“1344”建设模式的运行实施下,保护区将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与人们生活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知识得到普及和使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与机制;使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资源,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潍水文化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修复,形成文化聚合生态,生态孕育文化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