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紧建设省级信用共享平台 打造诚信品牌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山东通过搭建公共信用交换和共享平台,完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的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山东”品牌成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宁津县个体户王金明干建筑装修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往年政府招投标工程,他经常中标,可今年,报名参加城管局的工程招投标,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我当时感到很着急,我说为什么不能参加投标啊?他说我不是诚信个人,我说这事儿不对,我说没这个事儿,我说我做事很谨慎,一不拖欠工资,二不违法,工程做的都是优良合格工程,没有毛病。”宁津县个体户王金明如是说。
王金明找到县里新成立的诚信办想问个明白,结果让他很意外,原来由于一次酒驾扣分,他的诚信等级从B级降为C级,直接丧失投标资格。
宁津县诚信办工作人员毕玉鹏说:“我们根据诚信综合得分,划分A、B、C、D四个等级,B级属于基本诚信,C级属于基本不诚信。B级及以上才有资格,C级及以下不得参与招投标等事项。”
宁津县诚信办工作人员周浩告诉记者:“加分标准是全县统一的,包括见义勇为,慈善公益等。减分这一块,是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和特点制定的。每一次失信行为的录入,都是由各部门根据减分标准,进行扣分,并录入系统。”
在宁津县的诚信办,这里的信用综合管理系统,整合了以往分散在各领域的征信信息,管理着全县40多万人和2万多家企业的诚信记录。由于实行的是自动化动态管理,每一份记录的诚信等级也是不断变化。
“没想到酒驾耽误了我的生意,耽误我的名誉,全耽误了。”王金明很惋惜。
以前只是挂在嘴上的诚信这下变成了硬约束,让很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宁津县这场诚信管理制度改革中,600多人被列入首批失信名单,在银行贷款、项目招投标、干部提拔、职称评聘等十多个方面将受到限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新制度实行以来,来自银行系统的一组数字最能反映改革成效。2012年底,宁津县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15.92%,2014年底,这个数字下降到了3.3%。
宁津县委常委武永生表示:“我们把诚信宁津建设作为突破口,筑牢富民强县的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重视信用珍视信誉的良好氛围。”
就在宁津搭建的区域性信用管理系统的同时,山东省级信用管理平台也在加紧建设,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信用系统,涵盖了“一网、三库、一平台”,即:“信用山东”官方网站,企业、个人、非企业法人三个公共信用数据库以及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也在各地全面展开。按照山东的计划,五年内全省要基本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记者手记:
经过多年积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些却因为过于分散,形成一个个信用信息的“孤岛”。打通这些孤岛,建立全员覆盖、互联互通、动态管理的大平台,才能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彻底根治失信成本低、惩戒力度小的顽疾。(齐鲁网 陈琛 曹磊 昝秀丽 孙磊 孟涛)
原标题【 山东加紧建设省级信用共享平台 打造诚信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