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抗战老兵张思彬耄耋之年欲寻山东恩人
张思彬说,解放战争中子弹打穿了大腿,他靠着邹家大娘的照顾才得以康复,他很想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大娘家里人。 胡洪涛 摄
今年87岁的张思彬是河南省鹿邑县邮政局的离休干部,老人戎马半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获得多项军功。但是六十多年来张思彬一直有一个心结,年轻时曾受山东好人恩情,一直没机会报答,想在有生之年找到山东的恩人,“哪怕是在恩人坟头上柱香,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张思彬告诉记者。
8月26日,记者跟随鹿邑县的志愿者们来到张思彬老人的家中,尽管有丰厚的退休金,老人仍然选择在农家小院里过着简朴的日子。回忆起曾经的打仗经历,老人仍然感慨不已。
1944年底,年仅16岁的张思彬参加救国军。1945年6月下旬,日军大势已去却妄想在徐州一带凭借铁路背水一战,张思彬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破坏日军铁路,配合主力军队打击日军。
“日军用装甲车巡逻、飞机在天上盘旋对徐州以北的铁路进行保护。我就和战友一起,用铁棍、木棍声东击西,破坏日军铁路22公里多。日军这边刚修好铁路,那边又被破坏,搞得焦头烂额。”张思彬告诉记者,由于日军运输补给的铁路线被破坏掉,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打了好多胜仗。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救国军18师师长杜新民是一位共产党员,卧底到国民党军队后策划起义,张思彬和其他战士成为新四军,编为第九纵队。解放战争期间,张思彬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第二军,随后第二军与华中野战军九纵合并。也就是在这期间,张思彬负伤在山东文登一户农家休养,被农户一家当做亲人照顾。这家农户,就是让张思彬怀念了一生的恩人。
“在苏北淮阴(现淮安)涟水,我们和国民党部队交火。在张飞河一带,战斗非常惨烈,双方互有胜负。我也差点在那场战役中牺牲,幸好我的腰间别了一个茶缸,挡住了飞来的子弹,但是子弹还是打穿了大腿,打出一个窟窿。”张思彬指着大腿上的伤口告诉记者,这是他打仗生涯中最宝贵的“军功章”。
涟水之战后,张思彬和其他伤员来到文登第八拥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并被分配到一个名叫“二江村”(音)的村庄中,接收他的是一户姓邹的人家。
“那家大娘对我可好,简直把我当成了她的亲儿子,给我缝衣服,做白面馍,还不让干重体力活,怕影响我的腿伤。”张思彬说,为了掩护他,大娘一家人和他睡在一张床上,中间用布帘子隔开。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将他藏在床下的地洞中。白天还特别嘱咐他不要说话,因为他是外地口音,以免被村中的探子发现异常。
解放后,张思彬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人的一生荣获解放战争三等功,抗美援朝三、四等功,并在2005年被邀请参加全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荣获纪念勋章。但老人心里一直惦记着曾经救助过自己的山东恩人。
“我记得那个村叫‘二江村’(音),位置大概在荣成和石岛之间的直角点上。接收我的人家姓邹。这家主人名叫邹本拖(音),是村干部,他有三个儿子。但当时他和二儿子随军南下,家中只剩两个儿子。我就化身他的第二个儿子邹德(音)。”尽管时光过了六十多年,张思彬仍想再见到大娘一家人,哪怕在大娘的坟头上一炷香也好,张思彬说,“做人不能忘恩”。(韩章云 胡洪涛)(完)
原标题【 河南抗战老兵张思彬耄耋之年欲寻山东恩人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