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张楠: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
张楠生前在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执行任务(资料照片/潘明)
中国山东网7月25日讯 (记者 董理) “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随时准备着。”这是在索马里执行任务牺牲的武警战士张楠生前的誓言。这位年仅28岁的铮铮男儿,荣膺十大训练标兵、十佳优秀士官,是武警山东总队狙击应用射击项目记录的保持者,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张楠11年的军旅生涯,一连串闪光的履历见证了他冲锋的足迹,在恐怖袭击来临的瞬间,张楠就像一颗出膛的子弹,用生命击发,唱响一名战士最后的荣光。
身负重伤 他第一时间提醒战友注意安全
2015年7月26日,武警山东总队上士班长张楠在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执行警卫任务,不幸在恐怖袭击中罹难。
同是警卫小组成员的赵团军,永远也忘不了7月26日那个黑色的下午。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左右,赵团军与张楠,以及另一名警卫小组战士朱随军正在大使馆5楼进行日常体能训练,突然窗外一声巨响,随后一股巨大的冲击波袭来,转瞬间5楼东侧的整面墙轰然倒塌,3个人也被震飞。等到大家回过神来,张楠、赵团军和朱随军已经被压在了天花板下。
赵团军与张楠距离比较近,他问张楠有没有事,张楠回答“没事。放低重心,保护好自己,注意目标。”事后,赵团军说,张楠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提醒战友注意安全。
在等待警卫小组其他战士前来营救的2分钟里,张楠的两句话成了赵团军心里永远的痛。张楠说:“团军,我好像伤到动脉了。”赵团军闻言让张楠一定要捂紧伤口,然而张楠身下蔓延开来的血迹,却让虽与他近在咫尺却同样因为天花板的重压而动弹不得的赵团军心急如焚、度秒如年。张楠又说:“团军,我不行了”,一语成谶,这竟然成了张楠生前最后一句话。
2015年4月14日,张楠在索马里大使馆执勤时,左胸被流弹击伤。(资料照片/潘明)
身中子弹 他执意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这不是张楠第一次面对死亡。2015年4月14日,中国驻索马里使馆附近枪声大作。担任机动警戒任务的张楠当机立断,迅速发布袭击警报。然而,就在他观察敌情时,一颗流弹穿过玻璃,击中他的左胸。
“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胸前已被鲜血染红的张楠躺在担架上,还不停地对我说,保卫使馆安全重要。”警卫小组战士赵海鹏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用手比划:“手术中,张楠左胸被切开一条20多厘米的口子。医生发现,子弹射入张楠的胸腔,距离心脏不到1厘米……”
张楠受伤后,武警山东总队第一时间送来慰问,总队领导打电话提出想让他回国接受治疗,但他仍然坚持留下来,“我的伤不算什么,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我愿意继续接受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当天晚上,他躺在病床上向总队党委写下请战书,“请组织能让我继续留下,和警卫小组战友一起战斗,坚决完成党和组织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他写道:“作为军人,使命永远重于生命。我已经随时做好为祖国外交事业献身的准备。”
在张楠的强烈要求下,他身负重伤一事始终没给家人通报。他在日记中写到:“组长说让组织出面给家人说一声我受伤的事,为什么要跟家人说啊?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坎坷,如果把“坎坷”看成是一种挫折、一份磨难、一种必须经历痛苦才得以前行的过程,那么现在我就面临这道坎。越过这道坎,我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有力量!”
“张楠的昵称叫‘铁楠’。”警卫小组战士任方金告诉记者:“手术后第3天,张楠为了减轻战友警卫任务负担,执意出院归队;第16天,张楠忍着伤口剧痛,开始康复锻炼;第28天,他重返执勤岗位,和大家并肩战斗。”
枪伤愈合不久的张楠主动请战,负责一场活动的警戒(资料照片/潘明)
身处险境 他以战死沙场为最高荣誉
警卫小组战士王旗至今还能背出张楠在题为《忠诚决定价值 责任决定成败》演讲中的发言:“一个对党和祖国高度忠诚的人,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心,把一切工作做到极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忠诚是军人最强大的战斗力。”
对祖国忠诚,是张楠恪守的行动指南;对党忠诚,是张楠高举的精神火炬。
2015年6月20日,使馆人员参加索马里妇女联合会组织的一个纪念活动,反政府武装组织事先扬言要进行恐怖袭击。枪伤愈合不久的张楠主动请战,负责门口警戒。大会即将开始,张楠识破一名企图混入会场的可疑男子,并牢牢将其扭住。随后,他从这名男子身上搜出一枚疑似自制炸弹。
事后,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韦宏添问张楠:“索马里这么危险,每天都和死神打交道,你怕不怕?”张楠回答说:“军人的语言里没有‘怕’字。为祖国的利益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勇士有泪,使命无悔。张楠牺牲后第五天,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收到了之前张楠托索马里使馆人员捎回国内的思想汇报。
张楠在这份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中写道:“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想到一个词——责任。生命诚可贵,责任当为先。”
军人的责任就是上战场。这是“出膛子弹”张楠对生命的总结,也是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对使命的答卷。
在张楠烈士的告别仪式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覆盖他的遗体。
张楠属于这面旗帜,他无愧于这面旗帜。
作者:董理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