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动外联 诉调“无缝”衔接

23.09.2015  11:45
  山东历史悠久,古为齐鲁之地,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鲁先贤“仁者爱人”、“民为贵”等思想,无不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之情怀。在这片有着“孔孟之乡”之称的土地上,齐鲁先贤的为民情怀激励着全省广大法官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开创了一条纠纷多元化解、社会共同治理的新途径。

  广搭平台:力推社会共同治理

  8月3日一早,高密市醴泉街道居民张明因邻居欠其3000元货款一直不还,走进高密法院,径直来到该院诉调对接中心。很快,值班法官热心地接待了他,并在征求他的意见后,引导他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室处理,结果不到半天双方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有了纠纷,不用打官司也能解决?有人提出这种疑问,刚办理完手续的张明非常淡然地说:“没啥好奇怪的,打官司有风险还伤和气,还不如调解稳妥一些,既省心又省事。

  如今在全省各地,有了纠纷先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来化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全省法院多年来持续推动完善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在工作推进中,省法院注重制度先行,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与省司法厅联合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注重搭建平台,在基层法院及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窗口,积极参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注重以点带面,坚持试点先行,涌现出了潍坊中院、青岛中院、沂源县法院等“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形成了“ 以点带面、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以济南三联彩石山庄项目案为例,该项目于 2006年进行开发,后来由于资金链断裂,成为济南市最“著名”的烂尾工程。2000多名购房群众交纳房款后,迟迟无法得到住房,为了维权四处奔波,多次进京上访。在处理该案过程中,济南中院确立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解决方式,两个月内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发放执行款 8亿多元。这一涉及人数众多、标的额巨大、社会高度关注、历时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受到社会广泛称赞。

  目前,全省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驶入快车道。据了解,在当前全国法院收案数量普遍增长的情况下,近年来全省法院收案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2014年分别低于全国平均增幅 6.3和 1.3 个百分点,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得以化解。对全省法院近年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做法,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江汀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全省各级法院进一步发挥推动、保障作用,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

  百尺竿头,再攀新高。 8月13日,省法院在潍坊召开全省经验交流会,推广“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潍坊中院的经验和做法。据悉,今年,省委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确定为全省重大改革任务,省人大常委会也已经着手启动地方性立法工作。省法院院长白泉民表示,下一步,全省法院将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争取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推动形成党政主导一盘棋、社会参与总动员的工作格局。

  无缝对接:凝聚纠纷化解合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落实这一任务过程中,全省各级法院以审判工作为依托,加强与非诉解纷方式的衔接配合,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升级版”。

  家住沂源县经济开发区的宋某购买了66箱地板砖,装修后发现该砖抗污性很差,她多次找销售商交涉未果后,一气之下来到法院。法官刘华祥接待她后没有急于立案,而是带她走进诉讼风险评估室,耐心地给她算起账来:没有购销合同,证明买卖关系困难;产品质量需要鉴定,导致费用可能较高,诉讼期限可能很长,总体的诉讼成本不小。

  经过细算“五笔账” ,宋某逐渐平静了下来。看到时机成熟,刘华祥又帮她提出了解决纠纷的建议:“这样吧,你也别着急,我们可以替你向工商部门反映,看看能不能诉前化解,怎么样?

  征得宋某的同意后,刘华祥当即联系县消协工作人员一起,组织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销售商赔偿宋某部分损失,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通过对诉讼风险进行评估,让群众了解法律、预知风险,并指导帮助在诉前化解矛盾,更有利于达到纠纷源头预防的效果。”刘华祥介绍说。

  纠纷发生后,如何让当事人了解和选择非诉讼渠道?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以来,面对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的压力,全省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积极推行“诉讼风险五笔账”做法,引导当事人算好亲情账、信誉账、时间账、经济账、风险账“五笔账”,让当事人理性选择解纷方式化解矛盾。今年以来,潍坊有54.6% 的当事人在诉前算好“ 五笔账” 之后,自愿选择了和解、调解等非诉方式。

此外,全省各级法院还普遍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建立对接工作站,完善网络调解机制,落实律师代理申诉制度,开展诉前辅导甄别等,织密了纵横交错的调解网络,实现了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

  据了解,目前,全省三级法院均成立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有103个法院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2013年以来,共协助培训人民调解员3万余人次,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纠纷5万余件,审理司法确认案件6000余件。

  百舸争流:多元机制亮点纷呈

  全省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探索了许多有特点的便民、利民新举措,极大地丰富完善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的内容,呈现出百舸争流、亮点纷呈的可喜景象。

  类型化纠纷衔接。潍坊法院推动建立专业性调解中心70余个,涉及保险、医疗、消费等10余类纠纷;在交警、工商等部门设立巡回法庭或法官工作室,去年以来全市89% 的劳动争议纠纷、91% 的交通事故纠纷、65% 的医患纠纷在诉前得以解决。

  四级纠纷化解平台。青岛中院主动与市综治委等1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四级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加强与人民调解、社团行业等“四类对接”,打造人民陪审员、专家等四支队伍,仅特邀专家调解员队伍就有50余名专家。

  司法调解与诉调对接。东营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职能,加大诉调对接力度,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去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方式处理纠纷达2400余起;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选聘了272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在企业内部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纠纷。

  专业化调处中心。莒县法院以一部分退休离岗法官、检察官、警官为主体,组建三大专业化调处中心,引导当事人首先选择到三处调处中心进行调解,法官担任业务指导。 调处中心建立以来,已化解纠纷 2100起,调解成功率达98.7% 。

  联调工作机制。济南历下区法院与司法局联合开展服务社区工作,在13个办事处设立工作站,在98个社区设立工作室;在交警队成立道路交通事故法庭,2012年以来交通事故纠纷调解率达47.7% ,平均审理期限缩短了近 30天。

  “礼之用,和为贵”。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省广大法官在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四心工作法”的指引下,一次次地进行释法明理,一次次地细算“五笔账”,群众解决纠纷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顺心和安心。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