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20.06.2017  15:04

内容摘要: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提振,全球贸易呈现回暖趋势。但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外部环境正在对全球贸易发展前景形成威胁,而全球产业结构变化与主要国家政策走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步贸易走势。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贸易增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较2016年会有所回升。对此,我国应主动适应全球贸易形势和市场格局变化,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引领全球化发展和全球贸易增长。

一、近期全球贸易发展出现新变化

    (一)全球贸易触底反弹,贸易增速仍低于前些年平均水平

2016年国际市场需求延续此前几年的低迷态势,全球贸易创金融危机以来最慢增速,也是自2001年以来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速。但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全球贸易呈现不断复苏迹象,国际航空运输、出口订单和集装箱运输等均出现显著增长。2016年四季度全球进出口环比增长1.1%,约为第三季度增速的两倍。其中,美国进出口从此前连续七个季度的负增长转为同比分别增长1.8%和2.3%;日本出口强劲增长2.6%,进口增长1.3%,为五个季度以来首次转正。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延续去年底的良好势头,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贸易增速进一步回升,日本出口自去年12月转正后连续4个月增长;韩国出口自去年11月后也呈现连续5个月增长。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资源出口国在国际原材料价格回升带动下,国内经济出现好转,对进口需求的增加也刺激了全球贸易的增加。但总体来看,全球贸易复苏势头仍较乏力,未能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1.2%,为2009年进出口大幅下降以来的最低增速,远低于金融危机前2003-2007年间的5-11%的增长水平。而且,全球贸易占世界GDP的比重也在2008年达到31%的历史高点后结束了上涨趋势。

(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逆全球化”思潮有所强化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回升乏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增强,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除了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壁垒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外,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频繁,出口鼓励政策、政府补贴以及本地化要求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和措施层出不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推行者。据WTO数据统计,2008年至2016年5月,二十国集团成员(G20)共实施了1583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了600多项,约占G20成员贸易限制措施的40%。2016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G20各国所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数量处于危机后的最高水平。特朗普政府上台进一步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势头,未来美国政府将从推动贸易自由化转向更加关注贸易执法,这将增加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与此同时,全球政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经济体“逆全球化”升温,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而英国脱欧、欧洲极右翼政党兴起、特朗普“ 美国 优先”为代表的经济政策等事件均表明了发达经济体民粹主义思潮盛行,支持开放型经济的力量在逐渐减弱。

(三)全球价值链进入重构,电子商务推动跨境贸易迅速发展

在主要经济体进行结构调整背景下,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正在进入新的调整期。原有的全球贸易循环发生了变化,从消费国到生产国再到资源国的核心链条被打破,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美国等传统的消费大国推进“再工业化”战略,部分海外生产环节和进口商品被国内生产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了缩短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将部分离岸生产产品转向近岸或者在岸生产,并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产业链,最大限度地细分各生产环节。而且,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电子商务推动跨境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致使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同时也为促进全球贸易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8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40%,并呈现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

(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全球贸易额回暖,但实际贸易量并未出现增长

201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致使贸易增长大幅放缓,全球贸易增速因此持续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6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摆脱了2015年低位震荡的局面,整体价格水平提升近30%,且主要商品价格下半年的涨幅创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波涨幅。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随着市场需求回暖继续震荡上行,一季度CRB现货指数同比涨幅超过10%,二季度CRB指数涨幅虽有所放缓但同比仍在上涨,带动全球贸易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回暖。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全球贸易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2016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仅为1.7%,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其中,2016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0.3%,下半年全球贸易量随市场需求回暖小幅增长,增速远低于贸易额增速(参见图1)。

图1 2007-2016年全球贸易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荷兰经济政策分析部

 

二、影响未来全球贸易走势的主要因素

虽然全球贸易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向好,但未来能否延续复苏趋势仍有待观察。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贸易保护主义、全球产业结构性变化以及主要国家政策走向等是影响未来全球贸易走势的主要因素。

(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直接决定贸易能否强劲增长

美日欧等国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加快,推动了此轮全球贸易的增长。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是决定全球贸易能否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空间有限,复苏过程遇到的困难较多,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以及特朗普经济政策等因素均可能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国内需求不足,经济政策取向存在变数,加息预期时有反复,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欧元区受抑于货币宽松政策边际效用减弱、英国脱欧、地缘政治和难民问题等因素,经济复苏过程中不排除受阻的可能;日本经济增长有望在内需拉动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加快的可能性较小;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结构性改革有较大关系,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俄罗斯、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依赖型国家在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波动。

(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阻碍贸易复苏进程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是阻碍未来贸易复苏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加快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并启动新一轮全球价值链发展的任务艰巨。各国加强了贸易政策自顾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采取贸易壁垒、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等显、隐性干预手段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全球政局正在发生剧变,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浪潮兴起,增加了现有贸易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也加强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未来,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与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交织并存、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态度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

(三)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差距缩小抑制贸易增速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形成与深化的基础上高速发展,各国间的生产、投资和贸易紧密联系。但当前,全球价值链随着全球生产网络以及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推动正在进入加速重构期,带动了全球产业链结构性变化。美欧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振兴国内实体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扩大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开始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新兴工业化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未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 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 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重,全球供应链扩张速度会进一步放缓,传统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刺激贸易增长的作用也会继续减弱,全球产业结构性变化将致使全球贸易增速难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四)主要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增加贸易复苏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提出减税和贸易保护等一系列 “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未来,特朗普政策主张能否得到落实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主张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会加大对全球贸易的影响。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对美国海外投资企业加税、修建边境墙防止移民、承诺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退出TPP等。一旦特朗普掀起贸易战,那么主要贸易伙伴国均将提高关税,可能会破坏制造业产业链分工协作的低成本优势。这不仅会促使美国进口商品支付更高价格,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增速也将放缓,进而致使全球贸易再次陷入低迷。此外,英国脱欧进程加速,法国、韩国总统大选等事件的发生也给现有政策走向带来较大变数,而下一步意大利、德国的总统大选走向将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三、未来全球贸易走势判断

在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好转、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复苏以及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国经济止跌回升的驱动下,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较2016年将有所回升,但复苏态势尚未稳固。WTO预测,2017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1.8-3.1%,继续低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贸易增长仍较乏力。综合来看,2017年全球贸易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下半年增速或将出现放缓。

一是从全球贸易景气指数看,二季度全球贸易将继续温和增长。一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为102;二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为102.2,较一季度继续微幅增长,也是继去年四季度出现反弹后连续两个季度适度增长。其中,出口订单、航空货物运输、集装箱吞吐量等数据均出现稳定增长,这些领先指标将支撑今年前两个季度全球贸易量的增长(参见表1)。同时,自2016年10月以来,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5个月超过50%。 IHS Markit 公布的报告也显示,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扩张较一季度有所放缓外,二季度以来全球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趋势。预计二季度全球贸易将延续一季度复苏势头,继续保持温和增长。

二是从大宗商品价格看,三季度全球贸易增速可能出现放缓。鉴于此轮国际贸易增长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较大关系,对此可以通过分析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预测全球贸易走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回升并在今年年初达到阶段性高点,CRB现货指数也从2015年4月的-16.5%上升至2017年1月的14.1%。但随着“补库存”周期性支撑作用逐渐减弱,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周期性回落,CRB现货指数从今年2月开始出现涨幅放缓趋势,3月涨幅较1月放缓了4.5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和CRB现货指数双双回落,并且在石油减产协议利好作用消退的影响下,未来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大概率继续下滑,这也预示着价格上涨因素对贸易增长的积极作用将逐渐减弱。预计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可能会在二季度后出现放缓。

表1 2017年一、二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

一季度

二季度

全球贸易景气指数:102.0

全球贸易景气指数:102.2

指数构成

指数水平

较上期变化

指数构成

指数水平

较上期变化

货物贸易出口

97.4

持平

货物贸易出口

98.6

持平

出口订单

102.2

上升

出口订单

104.2

上升

航空货物运输

105.8

上升

航空货物运输

104.4

上升

集装箱吞吐量

101.0

上升

集装箱吞吐量

104.1

上升

汽车生产和销售

103.1

上升

汽车生产和销售

99.7

下降

电子元器件

99.0

持平

电子元器件

97.9

下降

农业原材料

99.2

下降

农业原材料

98.6

持平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四、中国的应对措施

此轮全球贸易回暖对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促进作用显现,但并未形成稳固态势,尤其是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我国应准确把握世界经贸格局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坚持维护以WTO为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大力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并通过“一带一路”自贸网络建设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贸易增长。

(一)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高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能力

当前,现有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中心。我国要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改变现有的分工格局,逐步形成由我国全面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是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通过我国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和经验,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空间,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自贸区网络,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要鼓励企业将国内比较优势弱化的生产环节转移至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提高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从被动参与全球价值链到主动构建全球价值链的目标。

(二)继续调整贸易方式和结构,主动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和市场格局变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网络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创新,引发了国际贸易领域的变革。对此,为推进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该继续调整贸易方式和结构,不断培育企业主动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和市场格局变化的能力。一是应加快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传统的贸易分工方式,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推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并延长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二是必须转变以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贸易增长方式,着力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环节延伸,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和增值率,并鼓励企业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从代工逐步向自创品牌发展。

(三)加快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性生产网络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全球产业正在孕育新的技术突破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形态,新能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商业模式等不断推陈出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国既要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又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构建以我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性生产网络。一是要加强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的对接,以提升价值链为重点,通过搭建全球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新平台,加快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从而增强外贸竞争力。二是要将产业对外转移与“一带一路”等战略结合,通过推动企业“走出去”和产业海外转移,促使我国企业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

(四)加强双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共同构建反贸易保护主义联盟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更加明显。对此,我国应看清形势,制定相应的对策。一是要主动参与制定新一轮国际经济规则,从双边、多边两个方面制定更为清晰的自贸区战略和规划,加快构建“中国版图”的自贸区网络,深化与自贸伙伴的经贸合作。二是要积极加强多边沟通协调,通过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与东盟合作框架以及上合组织等区域合作平台,尽可能地通过对话形式化解贸易矛盾,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发展新格局的挑战。三是要重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构建应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亚太自贸协定(FTAAP)等的建设,进而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抓住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十字路口,发改委
全球贸易复苏可持续吗
持续数年低迷之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出现明显复苏。亚洲一些出口导向的经济体比如韩国、台湾、日本,受益显著。中国以美元计的出口额去年下降7.发改委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