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很熟 我们看外国戏时在看些什么

03.12.2014  12:18

 注入现代思考的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三国语言同台飙戏的日本《李尔王》、全方位解构莎士比亚的立陶宛《哈姆雷特》……眼下,北京各剧场的名导大戏被戏剧奥林匹克“承包”了,20多个国家的前沿戏剧作品轮番登场。茶余饭后,有更多的观众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和大师很熟。


  北京的戏剧观众今年很忙。早在阳春三月,就有一波网上疯狂抢票的热潮,为的是看一眼卷福出演的英国国家话剧院“戏剧电影”《弗兰肯斯坦》。紧接着,观众们开始组团刷“曹禺戏剧节”和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北京、天津两地跑,下了火车啃一个煎饼果子直奔国际师。然后是各大院团“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国际展演、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热闹举办。眼下到了年底,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爆裂”开演,对这一年异彩纷呈的“外国戏进京”,做了一个“最高能”的总结。持续两个月,来自22个国家的45场戏剧演出铺遍全城。这一届戏剧展演,把当代舞台上最有想法、最有个性的大师们送到了观众面前。铃木忠志、特尔佐布罗斯、尤金诺·巴巴、奥斯卡·克尔苏诺夫、罗伯特·威尔逊……虽然这一长串名字对大多数国人还比较陌生,但要说起他们在当代戏剧界的江湖地位,就像是各个国家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大概也足以让观众们意会,这样的风云际会有多难得。

  如此精彩的演出,谁在看?怎么看?看什么?这几位世界顶尖创作者自成一体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碰撞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日本戏剧大师、SCOT剧团创始人铃木忠志的作品《大鼻子情圣》亮相长安大剧院,这部戏改编自法国剧作家罗斯丹的作品《西哈诺》,是个耳熟能详的法国浪漫爱情故事,却被铃木导演做了极具日本传统气质的解读。颇具宅寂美感的舞台美术,融合日本传统戏剧元素的雕塑造型,歌剧《茶花女》的背景音乐,都让人出离原来的文本。而故事中浓墨重彩的爱情纠葛被淡化,男人间的情感被强调出来。原文中温柔可人的女主角一开嗓,雄性的浑厚嗓音就让人“颇感意外”。这是铃木忠志在20年后重返北京的首次演出。在演后谈现场,一位坐在前排贵宾席的观众举手提问,直言铃木的作品“亵渎”了他心中的名著,此言一出,引起一片哗然。有人斥责他对75岁高龄的大师缺乏基本尊重,有人为他的“短视”感到“不齿”,还有人觉得观众完全有权力表达自己的任何看法。

  长年研究西方戏剧的沈林教授(中戏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给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多年前,他在国外看美国现代舞编舞大师William Forsythe的演出。演出正式开始后,舞者竟然在台上进行了小15分钟的热身训练,过程之乏味令人难以忍受。此时在安静的观众席中,突然有个老者叫喊起来:“资产阶级臭狗屎!”然后大笑三声,被人请出了剧场。

  “大家看戏时要是都去喊‘狗屎’,场面也可能会很好玩”,沈林教授笑言。在这句峰回路转的谈笑背后,透露着观演关系独特的“戏剧性”。创作者与观众,向来都是有机互动、浑然一体的。“如果观众激怒了创作者,可能反而会提升戏剧的意义。雨果当年在法兰西大剧院演《欧那尼》,楼上楼下扭打起来,不就演变成了著名的‘欧那尼之战’吗?作为创作者,对于质疑必须得有平常心。”

  同一场演出,有的人击节赞叹,有的人谓之亵渎,每个人在看戏过程中都能生成属于自己的私人体验,这也是戏剧的魅力。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被欢迎参与进来。戏剧演出在国内被冠以“小众”之名由来已久,沈林教授却不做“普通观众”与“业内观众”之区分。“创作者并不认为他们的作品是有特定观众的。导演的作品会接触什么样的观众,观众会看什么样的戏,这就跟男人找老婆、女人找老公一样。在看之前,你可能并不清晰地知道对方是什么样,或看了之后与设想的样子又完全不符。这其中的化学反应,其实也是一种缘分。非专业观众可以有很独到的想法,跟是否业内无关。”

  戏剧编剧安莹(作品包括话剧《青蛇》)觉得每个优秀的作品都有价值观的表达,所有人都能从优秀作品中找到思辨的角度。“就比如《李尔王》,它格外关注老人的孤独感,如今我们进入了更深层次的老龄社会,普通观众当然可以找到共鸣。即使像《声希》这样的现代舞作品,或许你看不懂,但觉得好漂亮,很诱惑。这也够了。”

  当我们看外国戏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回答这个问题的目的,除了帮助那些在一流大师的剧场里睡得昏天黑地的同学们找补回一点儿票价之外,或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当下的剧场和观众。我们的观众,会在人艺的《雷雨》演出中以大笑“挑衅”艺术家的神经,也会在德意志剧院演出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紧盯被导演刻意调暗的字幕,努力寻求意义。不久前铃木忠志的作品《李尔王》上演,中、日、韩三国演员分别用自己的母语与对方同台交手演出。一台戏里同时出现3种语言,并毫无违和感地相互对话,这放在哪国的舞台上都实属罕见。台上的演员们尚可抛却语言的藩篱彼此沟通,维持美的节奏,台下的观者意见,更应该开放自由,建造剧场外的深意。这一《Monday》,我们把意见交给观众。在看外国戏时应该看什么?我们也邀请您共同关注。

        希腊阿提斯剧团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关键词:专注、预言、质量感、通往悲剧

  “导演特尔佐布罗斯说:希腊戏中的演员不能在剧场哭泣,演情绪是很肤浅的。演员的能量创造出的是情感,不是情绪。”

Monday》观剧:看这部戏正赶上立冬那天,进场时发现每个座位旁的方桌上都放了一盘石头也是醉了。古希腊悲剧曾经是城邦公民教育的一部分,那时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而不是看懂)。确实有点儿深,所以您要是看着看着也假寐了一会儿,千万别太挂怀。最棒的段落是导演领着台上的歌队一起唱诵,不如想象自己正身处21世纪的奥林匹斯山巅。
  沈林:特尔佐布罗斯的社会责任感特别强,他受到社会主义影响,对这个世界有很强的观感。我曾经根据他本人1998年在中戏的讲课内容写了一篇关于特尔佐布罗斯的小文,网上被转了20000多次,可见还是有足够多的观众关心古希腊悲剧的,但我不会说古希腊悲剧代表了人类的普世精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大家都了解,如果你想知道他是怎么诠释的,就可以去看看。

  安莹:这是我学生时代颇无感的一部名剧,10年后看演出倒是读出了彼时没有的理解。演出开宗明义说战争之后探讨何为人,因此被缚是人的贯穿动作。古希腊大悲剧由于不是写给普通人的,因此现代大众不易进入,难有共鸣。在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是特尔佐布罗斯企图让古希腊大悲剧能够找到现代而又不失仪式感的表演心法,朗诵时依靠演员能量聚焦观众注意力的努力,是在探索激发民族精华的当代生命。

  毛同学:坐在剧场前排,我可以感受到演员的巨大能量与肃穆的仪式感,当然,还有演员不断喷溅出的口水……不过整场演出下来,观看体验非常疲惫,始终无法带入。实在读不懂大师,闭目假寐了一会儿……

      立陶宛OKT剧团

  《哈姆雷特

  关键词:符号、爆裂、杀戮、东欧戏剧

  充满罪恶气息的舞台,主角不仅是哈姆雷特。

Monday》观剧:这部戏适合看过各个层面的《哈姆雷特》的观众。不管你爱的是银幕上的癫狂“小鲜肉”还是国内舞台上层出不穷的先锋小王子,立陶宛的解读都显得既惊又艳。这部戏不轻松,不过睡着指数很低。
  沈林:6年前我在波兰看过这部戏,它在波兰和英国的演出都是一片好评,这次在北京演出,阔别6年后仍然魅力不减。立陶宛这个国家的立场夹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右翼和左翼之间,导演奥斯卡·克尔苏诺夫的感受是很深的。各类符号的运用是他的特色,节奏很棒。它对于莎士比亚文本的处理也是非常出色的,导演对此有自己很成熟的认识。

  安莹:这出戏有十足的东欧气质,导演也在借用哈姆雷特表现立陶宛在苏联解体后对自我认同的迷茫感。这出戏在我看来是在表达情绪而非解决问题,似乎一上来就达到能量的“顶点”。整出戏贯穿使用了演员梳妆台这一道具组,我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如此频繁地摆来摆去?舞台效果就这样被重复的习以为常消解掉了。同为创作者,不禁扼腕。

  金同学:这一版本的演出反复强调着“我是谁”。导演似乎试图在挖掘每一个角色,也是每一个人的不同侧面,让每一个人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暗示人性在生活中的多义。尽管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作品,观众的反应也非常热烈,但我走出剧场的时候却并不太愉悦,也许是因为演员的表演是如此有力量,感觉就好像他们按住了你的肩膀贴着你的脸在对你喊话。

              德国德意志剧团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关键词:蓝色多瑙河、二战前夕的德国、面具、冷漠人性

  如何杀死一个想做自己的人?

Monday》观剧:导演为了整体演出效果把舞台上方的中文字幕调得非常暗也是任性。坑爹的字幕确实让《Monday》君有点儿抓心挠肝。不过绝望之后干脆专注在表演上,才发觉每一个演员都太棒了。悲伤,荒诞,现实,以及德国人的笑点,请自行体会。
  沈林:剧作者是当年“通俗戏剧”的代表,相比较而言,观众是比较好接受的。不过导演的处理或许稍微重了一点,强加了一些这个作品本身承载不了的含义。演出前的导赏和演出后的演后谈,导演对作品进行了一些解释。有的观众表示没有体会到,也是可以理解的。

  金同学:走出剧场的时候头疼极了,感觉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去窥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字幕。事后看报道说是导演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而特意控制字幕亮度,不明白,如果这样为什么不干脆取消字幕呢?一场演出是在观众的参与中完成的,总觉得当代导演们在探索观演关系的时候,不惜挑战观众,只会让普通观众离剧场越来越远。幸而字幕只是这场演出的一个瑕疵。这一次吸引观众留下来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演员们对肢体的控制和导演对音乐的把握,作品所表达的内涵让我想起了毕希纳的《沃伊采克》,整场演出简洁、精确地传递了害死女主角的那一种冷漠,导演在演出中打开了整个剧场的灯光却焐不暖每个人心底都有的那个角落。

            铃木忠志SCOT剧团
  《大鼻子情圣》+《李尔王

  关键词:身体训练、造型美感、日本传统、声音重于语言

  铃木忠志说:我的戏,都是不穿鞋子的戏。穿鞋会影响脚更好地发挥。

于同学:这部戏把日本文化放到法国人写的剧本里,突出了武士道精神和对死亡的尊重,表演的节奏感和协调优美的肢体动作特别有日本人的审美。整体还是很好的,不过从故事情节来说,我觉得国人拍一个杨过等小龙女14年的故事,可能比这个更好!
  金同学:铃木忠志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以虔诚的心态去观看的这出戏并没让人失望。日本范儿的表演配以西洋音乐,训练有素的肢体配以细腻节制的灯光,很具有欣赏性,不过他对于戏剧文本的挖掘也并非只有那一个“大胆”的观众提出了质疑。个人之见,铃木忠志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吸收了日本传统戏剧的精髓,创造了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演剧样式,尤其是他以自己的表演方法训练出了一批演员,实践了自己的戏剧观。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他的方法也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

  《Monday》观剧:早就对铃木忠志和他在日本立贺小村落里的戏剧桃源有所耳闻。闻名不如见面,错过这两部剧都是很遗憾的。想想,3个演员说3种语言在台上怎么演啊?这位老先生就不信那个邪。

  金同学:李尔王歪歪斜斜地坐在轮椅之上,年轻的小护士站在一旁。这个场景可见铃木忠志这部戏的排演对当今的社会是有所关照的,都说莎士比亚的剧作有着跨越时代的经典价值,大概就在于此吧。演后谈中也有观众提到安排来自3个国家的演员使用3种语言的必要性。从此次铃木来华带的这两个作品,和他在工作坊中展现出来的对演员的训练来看,演员究竟使用哪一种语言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声。他宁可牺牲舞台上演员女性化的声音特质,使得女演员的表演因此而受到质疑,也要训练演员将声音从身体当中“挤压”出去,从而传达得更远,能够更有效、更无损地传达“能量”。(转自精品购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