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达早期书画功力深厚
在国内收藏界和书画界,只要一提起徐邦达,可谓无人不知。确实,徐邦达的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古书画鉴定更是堪称一绝。有位行家说,你只要将古代名家的字画展开半尺,他很快就能辨别是真迹还是赝作。因此,徐邦达被称之为“徐半尺”。
画坛人瑞德高望重
徐邦达(1911—2012年)是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别名李庵、蠖斋。浙江宁海人,出生于上海。
徐邦达年轻时师从苏州李醉石(名涛)学画山水,不久又跟随赵叔孺学习古书画鉴定,后入“梅景书屋”,拜海上名家吴湖帆为师,经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47年,徐邦达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成就斐然,颇受好评。
上世纪50年代,徐邦达历任上海市“文管会”顾问、文化部文物局秘书,后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专事古书画鉴定及理论研究。
徐邦达原本可以在书画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为了推动和发展国家文物事业,他甘心放弃书画创作近30年,先后走遍全国各大博物馆,潜心古字画的鉴定。现经他过目的书画藏品不下三四万件,并将研究成果编纂成书,著有《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古书画鉴定概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徐邦达才重新拿起画笔。
徐邦达学习鉴定和绘画是从临摹入手,并为此下过很深的功夫。他曾说:“从临摹中,我逐渐广泛、逐步深入地了解一部分古书画家的艺术特征,因为要临得像,非一点一画地细看和琢磨,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所以,尽管徐邦达的鉴定名声要大于创作,但其书画成就仍很高。笔者曾在一朋友家中看到一幅徐邦达17岁时创作的山水画,工写结合,极为精到,根本看不出是出自一位青年画家之手,从中显示了他的深厚功底和艺术潜能。
徐邦达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其绘画汲取了我国古代书画的精华,融会贯通,真可谓“我自我法,天心一体”(徐邦达题画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他的书法初从柳公权,其后泛学无宗,潇洒飘逸,自成风格。
功力深厚广受青睐
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徐邦达的书画作品时常亮相,但价格不高。1996年他的《云峦红日》在翰雅拍卖会上以1.32万元成交,同年他的《秋林景色》在广州嘉德拍卖会上以0.88万元成交。1997年他的《采菱图》和《云山图》在荣宝拍卖会上分别以0.77万元和1.54万元成交,同年,他的《临改琦芳林秋思图》和《赏花仕女》在1997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分别以6.05万元和4.4万元成交。之后,徐邦达的书画价格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书画行情的升温,徐邦达的书画价格略有上升。2002年他的《秋艳禽兔》在中贸圣佳获价9.02万元。
近几年,徐邦达的书画价格上涨较快。2011年他于1933年创作的《拟沈石田韩锦衣六段锦图》在北京长风以529万元成交,同年,《临元张渥画楚辞九歌》手卷在北京保利受到热烈追捧,最后获价997.5万元,距千万元大关仅一步之遥。之后,徐邦达的作品价格略有回落。2013年他的《练川六景图卷》在上海嘉禾获价207万元,同年,其《山水》被北京中嘉拍至174.7万元。2014年,其《龙池叠翠》在保利以55.2万元拍出,同年,《松山茅亭》被北京长风拍至51.75万元。徐邦达的书法也有市场行情,一般作品每幅数万元,精品则超过10万元。
笔者认为,徐邦达作为一代鉴定大家和绘画高手,无疑在当今中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展望后市,徐邦达的作品价格有望稳步攀升。不过,笔者建议,投资者应该对徐邦达早年创作的山水和人物画多加关注,因为这类作品功力深厚,雅俗共赏,可谓投资和欣赏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