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亿,德州体育产业亮剑

28.04.2016  18:24

  4月20日,德州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十年德州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内容。《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德州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实施意见》的颁布,为德州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一段时期该市体育产业的行动指南。《实施意见》从统筹发展规划,优化布局结构;壮大产业基地,打造优势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市场供给;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体育消费;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有以下主要特点——

  突出发展目标导向。《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和体育消费市场。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平方米,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和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数占全市总人口的40%以上。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全市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超过5个,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体育产业基地,形成2家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6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单位)。

  突出加强规划布局。主要包括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和促进康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未来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体育装备制造业,保持产业优势,促进转型升级。突出融合发展和集聚发展,培植新型业态,培育产业基地,拓展发展空间。发展健身服务、医疗康复、竞赛表演、场馆运营、体育中介等相关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突出壮大优势品牌。抢抓德州被列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的机遇,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优化升级的新路径。重点扶持乐陵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宁津县和庆云县崔口镇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友谊射箭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形成一批梯次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群。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要创新行政服务模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快培育自主经营、覆盖面广的体育产业主体。改革大型体育赛事运作机制,积极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配置资源,提高赛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鼓励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

  突出多元融合发展。主要强调积极推进商业与体育融合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利用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多功能的购物、健身、娱乐综合体;大力发展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和中介服务业,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发展;积极整合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农业、物流等各方面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

  突出强化发展保障。例如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重点强调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体育企业创新和小微企业、体育服务业发展等领域,促进创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引导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群众体育健身服务。同时还要完善土地、税费、无形资产开发保护等政策。

(记者 姜振  特约记者 窦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