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剧院文化惠民成效明显

29.12.2014  19:59

德州大剧院经过一年的托管经营,运行管理规范,演出丰富多彩,迎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期,成为展示德州市文化形象的新名片。

2014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大剧院开展文艺演出列入了市政府民生实事。大剧院作为德州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自2013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凭借出色的保障,圆满完成了十艺节“文华奖”4台8场参评剧目及6台试演剧目的比赛演出任务,荣获了“十艺节优秀场馆”称号。为高效管理利用大剧院,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委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演)管理经营大剧院,成立了德州市大剧院管理中心,规范完善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演出,迎来了大剧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期。今年大剧院共演出剧目54场,接待国外优秀演出团体22支,港澳台地区演出团体2支、中央直属院团3支、国内知名院团7支,累计吸引观众4万人(次),实现了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国际国内一流文艺演出的工作目标,为全市人民搭建了近距离欣赏高压艺术的平台,提升了德州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

一、监管体制完善,运行保障有力。 自开建以来,大剧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领导为大剧院运营管理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市文广新局深入贯彻落实,及时成立了德州市大剧院管理中心,全面做好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今年年初,成立了大剧院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增强服务保障力度,管理运行规范有序,树立了大剧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市文广新局通过网站、微博、信息简报、户外广告及新闻媒体,加大剧目安排、惠民政策等社会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大剧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群众知晓率。

二、演出资源丰富,托管成效明显。 作为全省五个托管剧院之一,德州大剧院托管成效明显,进一步提升了德州的文化形象。一是演出场次多。大剧院以文化惠民为着力点,充分利用中演院线的演出资源优势,从临时性演出固定为每年至少举办50场高水平演出,包括市文广新局组织的公益性演出,全年演出近百场,演出资源丰富。二是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剧院先后策划组织了开幕演出季、惠民季、戏剧季、暑期儿童季等演出季,上演了京剧、话剧、相声、黄梅戏、脱口秀、魔术、儿童剧、影像舞台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者的广大观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演出水平较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在普惠共享的基础上,德州大剧院逐步向高品质迈进,先后邀请了22家世界一流表演团队和7家国内知名院团,上演了《智取威虎山》、《恋爱的犀牛》、《舞之韵》、《天鹅湖》、《小丑嘉年华》、《绿野仙踪》等国际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经典剧目,演出质量较高,为全市人民搭建了近距离欣赏高雅艺术的平台。四是有效培育了德州市文化消费市场。德州大剧院委托管理经营后,广大市民面向市场化经营运行模式,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观看演出过程中,逐渐养成了文明观演、适时鼓掌的良好习惯,开拓了演艺市场,提升了市民的欣赏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坚持文化惠民,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一是设立文化惠民专场。中演院线依据遍布全国的院线资源,为德州市文化惠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剧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文化惠民原则,每月设立惠民专场演出,所有演出场次中均设立惠民票,最低票价达20元,8月份暑期惠民月的6场演出全部为惠民专场,让观众以低廉的票价欣赏到了国际国内高端演出,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积极推进文化艺术交流。大剧院充分发挥自身综合功能优势,多次开展舞蹈、器乐、话剧等文化艺术讲座及交流活动,举办了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为小朋友授课、美国杨百翰大学国标舞团与德州学院“以舞会友”文化交流、塞尔维亚国家芭蕾团与市优秀芭蕾舞小演员共同演出等交流活动;与全市多家教育单位达成了长期文化普及机制,设立了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立了“中外艺术交流研究中心”,定期与世界各国进行书法、绘画、艺术品展览等文化艺术交流;策划开展“大剧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市民接触剧院、了解剧院、爱上剧院。三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市文广新局积极借助本市院团、聘请外地院团,先后开展了公益性文化活动、河北梆子等文化惠民演出10余场,策划开拓师生观众市场,让优秀的文化资源走向基层群众,让老百姓乐享文化盛宴,努力把大剧院打造成了文化惠民的品牌工程。

下一步,市文广新局将全面做好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开拓演艺市场;按照“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的工作原则,根据德州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合理选择剧目、均衡安排档期、定期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剧院演出水平;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启夜间景观灯、延时公交服务、确定大剧院形象标志等多项惠民措施,提升剧院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