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之行(六)宏村如画

08.12.2014  12:36

  对于安徽宏村,我已经不想用太多的修饰词去描绘,也不想用大篇幅文字去介绍,因为,它太出名了,就算不是专门为宏村,去黄山的游客也会顺脚到宏村去走一走。
  宏村距离黄山市区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距黟县县城11公里。宏村,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徽州民居村落,
  我去过三次,第一次是2006年的8月份,正是骄阳似火的季节,可是匆匆一游却让我感受到宏村的清凉,小巷子里家家户户门口流过的清澈溪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景象。那时候的宏村俨然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了 ,但游客并没有今天这般火爆,民风还是相当纯朴,村民们极其热情好客,闲来在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民居群间的小巷子里走一走,转一转,走进那些号称“民间故宫”的深宅大院,看看那些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阁楼……那时候我叫它“古黟桃花源”。
  第二次来宏村是2012年3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和几个姐妹相约从徽州到婺源追寻油菜花一路南下,在宏村停留两日,被雾霭包裹得几乎看不清它的面目。好在宏村周边有卢村有木坑竹海,倒也不至于无聊。
  再一次来宏村是2013年5月,带着鱼团的六姐妹专门为黄山和宏村而来。住了三日,看着每天涌进村的喧吵的人群,会让你变得很茫然,躲在房间里不想出门,只有到了清晨和黄昏,不见了旅行团的踪影,你才会有机会定睛去瞧一瞧这“中国画里的乡村”。
  南湖
  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徽州人家门前的蔷薇不蔓不枝,袅袅娜娜。
  清晨的时候,
  宏村才是宏村,
  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
  才没有那些恐怖的人群。
  清晨的月沼,宁静无澜,如一面镜子般清澈见影。
  有雾的清晨,
  南湖便如仙境一般。
  黄昏的南湖,被涂上一层绚丽的色彩。
  我喜欢这宁静,世外桃源的感觉。
  墙壁上的红灯笼 站成一排 点染着被岁月沧桑了的古宅
  心情登时炫亮了起来
  高高的马头墙 像是一种炫耀 炫耀着宏村曾经的辉煌
  翘角飞檐马头墙,正是徽派建筑的特色。
  一派安居的生活景象。 其实你不知道,村民们是很讨厌他们自己的家成为旅游景点,他们很讨厌宁静的乡村生活被喧嚣扰乱。
  你从遥远的地方跋山涉水而来 你是否也想把自己藏在 这画卷一般的世外桃源? 不问世外沧桑,不问世态炎凉。
  村边的油菜花田正如火如荼, 把这粉墙黛瓦的村庄更映衬得清丽别致。
  村口的这株500多年树龄的枫杨树,是宏村的“风水树”,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个大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红福齐天;高寿老翁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个大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
  华灯初上,月沼 畔 无论游客,抑或原住民 都开始享受这最悠闲的时光
  那只鸟儿,站在清晨的屋顶,
  婉转鸣唱着只属于她自己的歌。
  雾里看花
  我倒是蛮喜欢这披上神秘面纱的南湖,
  几只白色鸭子从容 优雅地飘过,
  藏在这画卷里,再不问世事何去何从。
  犹抱琵琶半遮面
  无论你认不认为它是最美的乡村,
  你都不可否认这是一幅清新明丽、宁静淡雅的画卷。
  这幅正对面的三角形屋顶曾经在8分的徽州古民居邮票里出现过 。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
  宏村简介: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  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